上高中时还是流行随身听,磁带的那种。拥有它的人不多,可能原因是需要不停的买电池吧。对于喜欢听歌又没有随身听的我来说,十分的羡慕。
虽说自己唱歌不那么好听,但却是喜欢听音乐的。我记得那时班里有个家庭富裕的女同学,她听着一个索尼的超薄机型。让我觉得与音乐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
所以我下定决心,买了个收音机。宽慰自己,这多自由,内容多,还能听国外的音乐!
那时痴迷各种音乐电台,戴上耳机后觉得里面的歌曲就是我的精神世界。似乎文艺青年总要和音乐挂钩才显得完整。
后来流行CD机,又出现了mp3,我也总是落于时代流行趋势之后。当播放设备不再有所突破的时候,我拥有了第一台mp3(第一月发工资后买的)。
它承载了我许多的回忆,却也是我对音乐本身渐行渐远的开始,好像得到的本质就是失去。
我的耳机越来越多,音箱越来越好,还买了好几把吉他。可我能感受到,音乐在远离我,我理解音乐的所带来的感受也在变化。目前理解如下:
音乐像是森林里会嘶吼的野花,或许很美,却也无关紧要;或许很香,却不能采摘。她只适合你路过时,会心一笑,在她微风摇曳的身姿下,你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