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德勒代表吉祥如意
白色哈达像白云一样的纯净自然
飞机上看到那空中的美丽景色
蓝天白云,山顶上的雪花坐落于云中被围绕的感觉,仙境般的美丽!
刚刚到达目的地,因外面在修路,我念完一个小时的佛经,酒店突然停电,借外面透进来的光念完那本,还好手机有充了一会儿,下去找前台要了两根蜡烛️……、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发生,知道我有点疲劳所以要我早早的睡觉了,睡着一会儿醒来,突然全身无力,晕倒在地,后来还是听了杨导交待的话,吃了那两颗红景天胶囊,晚餐只吃了两个苹果有几个奶糖幸亏有买了一些奶糖备用……练习一会儿打坐,调节呼吸外面修路真的好吵呀……无电的日子,开水又喝完了,这么晚找服务员也不太方便吧?告诉自己一定要静心,静心,过了一会儿终于来电了,烧了一壶开水,喝了些静下来好好休息吧!人生就是这样,需要体验没有体验过的生活,还有很多路未走完,再难也需要继续加油!
看到师父的留言: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
自我塑造的过程很疼
但终会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的确是给自己一个考验,死亡擦肩而过的感觉……
从拉萨市城关区到米拉山口又到林芝市巴宜区318国道鲁朗镇景区,坐上那辆小巴士一路颠簸着,看到一片平原到茂密的树林,看到山边上开满了各种颜色那美丽的杜鹃花,车在悬崖峭壁边缘中穿过,海拨从三千多米到5千多米,车程约十个小时左右,后来发现很多年龄大点的旅者都难受到吐出食物,我想可能是因为海拨高无法适应,也许是本身晕车的原因吧……?
杨导说:来西藏旅行,一生中一定要来一次,身体的折磨,会得到心灵的解脱!
杨导很认真又很负责任的介绍当地文化
西藏祈福方式:点酥油灯,放生,念佛经,焚香,三拜九叩,五彩金旙,泥石堆,转经,转经筒,佛塔。
西藏死亡方式:屈肢葬,树葬,崖葬,土葬,水葬,火葬,天葬,塔葬。
信仰的力量,会让我们坚持前行着……
西藏民俗第一村,经过专业的导游讲解见证了纯银测试,买了两样小东西,也测试了本人出行前制作的天然成份的口红,因为经过测试别人的大牌口红全变成黑色了,呵呵
释迦牟尼佛说过,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事物,所有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验证,通过这次雪山之路,才能想象到某朋友很多年前一次在雪山中受伤的情景……无论如何都需要点亮自己内心的一盏灯!
拉萨又称“日光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首府,西藏第一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她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北纬29°36′海拔3650多米。东邻林芝地区,南与山南地区交界,西连日喀则地区,北接那曲地区。南北最大纵距202千米,东西最大横距277千米。总面积29518平方千米。总人口57.61万人。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市名来源】
“拉萨”,藏语翻译为口头语言“是”,做事只需敬顺佛圣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精确,不容置疑与改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是通“寺”与“侍”。此地以佛寺立城,故名拉萨市。
“拉萨”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早在七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松赞干布就从雅隆迁都逻姿(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
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相传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卧塘,寺庙建好后,传教僧人和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寺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惹萨”也逐渐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成为当时西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廓街(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是指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廓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廓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如今拉萨城东一带尚保持着古城拉萨的精髓。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1]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2][3][4]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5][6]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5][7]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