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三探和尚坐化洞

三探和尚坐化洞

作者: 顺其自然abc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20:13 被阅读0次

很多年前就听说过从我们这儿去五台山的半路上有一个和尚坐化洞,只是不知道其具体的所在,再加上看惯了五台山的大寺大佛,所以一直以来对这样的无名所在有点不屑。

三探和尚坐化洞

那么,和尚坐化洞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相传当年修建岩山寺时,做饭烧火的老僧因被俗人看破天机,便前往五台山。路经茶坊村时,天色已晚,见一老妇在路边,遂问到,“今天能否到达五台山?”老妇回答,“天晚了,今天到不了了。”老僧长叹一声,攀上半山腰的山洞坐化。后人发现坐化和尚后将肉身包塑,称此洞为和尚坐化洞。

我不理解和尚有什么隐情,今天到不了,明天肯定能到,不就是三十多公里的路了嘛,为什么要放弃呢。嘿嘿,也许这只是个传说,是我想多了。

三探和尚坐化洞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待在家里而倍感无聊的老公决定开车出去随便转转,结果这一转就从山西繁峙的神堂堡到了河北阜平,又从阜平越过长城岭回到了山西五台山,从五台山回来的途中,开车能够眼观六路的老公突然发现了路边的一个木牌子,马上跟我说,和尚坐化洞就在这块。还没等我仔细看,车已经开出了老远。一向喜欢猎奇的他马上决定下一次行程的目标就是这个地方了。对于这样的地方,我自然也是充满了好奇,所以一拍即合。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午睡醒来已经将近五点,老公提议出去走走,我问去哪,他说干脆开车到那个地方去探探路,我觉得有点晚了,他说反正就当散步了。快到茶坊村的时候,朝东南出现了一条很宽的岔路,路口立着一块木牌,上面用不太美观的字体写着“和尚坐化洞”,距离它不远还有一块正式的石碑,上面介绍了正在修建的这条步道的起止点,以及这一路的景观,和尚坐化洞就在其中。

三探和尚坐化洞

我们把车停在路边,走上了这条大道,道路虽然宽,但不太好走,没有完工?还是就是这样了?我们无从得知。路上没有一个人,只在刚才走的主路上远远地有几个戴着红袖标的防火人员在警惕地观察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因为正值清明,再加上五台山白云寺附近刚刚发生了一场火灾,还有四川凉山的十八位消防战士刚葬身火海,所以从上到下,防火意识空前高涨,可以说是谈火色变。

三探和尚坐化洞

所谓的大道实际上就是在曾经的河滩里摊平了一条可供一辆汽车行走的碎石路,如果对面来车,估计是绝对错不开的。旁边河床里经年累月积聚的大大小小的石块仍在,路的两旁是形状各异的高山,有的像高高耸立的笔架,有的像挺立的巨人,有的像交错的犬齿,还有的像长城上的烽火台。在日暮时分,置身于这些黑黢黢的高山脚下,人显得那么的渺小,卑微,会不由自主地生出对大自然的敬畏。

沿着这条大道一直往里走大约二十分钟,道路左侧的半山腰处出现了红红绿绿的布条,我举着手机拍了几张,放大了一看,只能看清楚洞口建有二层楼阁,围绕洞口插着一些五色彩旗。我们估计那一定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了。只是山里的天黑的早,此时已经是日落西山的光景了,我们只好暂时放弃了一探究竟的打算。

三探和尚坐化洞

三月十九那天,天气晴好,我们开始了第二次的探访。鉴于上次把车停在路边有点不放心,这次我们把车停在了路边的茶坊村里。沿着遍布石块的河滩走了一段,然后才归到了上次走的那条道上。上午的太阳很大,直晒在眼前,让人有恹恹欲睡的感觉,我明显感觉到自己有那种走了一步不想走一步的感觉,远没有上次黄昏时分走的精神,这也为我的半途而废埋下了伏笔。

半山腰那些红红绿绿的旗帜又出现在了眼前,我们循着一条羊肠小道上去,接近洞口的地方是很陡的两段石头台阶,我跟在老公身后爬上了第一段台阶,抬头一看,第二段台阶更陡,老公上去都有点费劲,对于我这个近几年饱受更年期综合征困扰的人来说,我丝毫不敢有挑战那段台阶的勇气。

三探和尚坐化洞

我只好站在两段台阶衔接处的小平台上一面等老公,一面观赏山下的风景。这时,一位看上去年过六十的和尚从下面的台阶轻快地走上来,见我站在平台不挪窝,就问我怎么不上去,我说上不去了,老僧略带遗憾地说了句“那能”,就径直地上去了。

我一个人站在半山腰这小小的平台上,想要抬头仰望一下洞口也做不到。来自山谷里的风很强劲,我感受到了不像这个季节的寒意,再说站在这么高的地方,本来近几年就被头晕一直困扰的我此时感觉一点也不好。于是我决定不等老公了,我先下去到下面宽阔处再等他。结果,面对着眼前这段陡直的台阶,我头晕腿软,竟不敢迈出一步。好在台阶的中部有一棵歪脖树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我一步一步捱到那棵树边,便再也不敢往下走了,只好坐在台阶上等老公。

三探和尚坐化洞

这时,老公在上面喊我,问我口袋里装没装钱,我才想到可能刚才上去的和尚是这儿的师父,老公想要上布施。可我除了手机和一瓶水,什么都没带,老公只好遗憾地走出来。我说我下不去了,得他挡在前面,我才不会眼晕。我们一边往下走,听得师父在后面不住地说“那能,那能”,我想他的意思大概是“这还能行了”。师父一边说一边拐进了跟洞口差不多高的一处小房子里去了,一看便知这是他生活的地方,本想跟过去看看,一想连布施也没上,有点不好意思,只好算了。

因为没有亲自上去看看,我觉得有点遗憾,一下来便问老公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洞不深,大概四五米吧,里面只有两个塑像,靠里面那个大概就是和尚肉身塑像,因为和尚坐化了以后,肉身已经被包裹起来了,所以什么也看不出来。我问他看没看出啥年代修的,他说那个师父说是他修的,他已经在这儿十七年了。我事先已知道这个洞始建年代不祥,近年重修过,所以估计那位师父说的是他重修过。

三探和尚坐化洞

不服输的性格让我暗暗下定决心:等身体好一点的时候,我一定要亲自上去看看这洞的庐山真面目。

下了山,我们又顺着开辟出来的步道往里走了很长一段,但终究也没有像预想的那样走到尽头。虽然目之所及搜罗到的绿意很少,但一路上高山环绕,流水淙淙,河床里时而出现的还未消融的冰块,让人有一种不知置身哪个季节的困惑。特别是一群羊一直伴随左右,散落在河滩山坡,你走它们也走,你停它们也不敢动,给人一种闲适怡然恍若世外桃源的感觉。

三探和尚坐化洞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想到了桃花盛开的时节这里一定会更美吧;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深秋,这里又会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呢?我无限神往地憧憬着,规划着,到那时一定再探和尚坐化洞,再赏这里的美景。

相关文章

  • 三探和尚坐化洞

    很多年前就听说过从我们这儿去五台山的半路上有一个和尚坐化洞,只是不知道其具体的所在,再加上看惯了五台山的大寺大佛,...

  • 三月三

    今天三月三,是古人的“上祀节”,《兰亭集序》就是这一天诞生的。 今天才知道,今天也是布袋和尚契此尊者的坐化纪念日。...

  • 探洞

    开启周末带儿子探洞模式

  • 探洞

    「1265」 照例,周末野游。 姐妹两艺体课结束,和地表撒野团伙在跑马场三明治汇合,出发前先填饱肚子,大量碳水做能...

  • 菜鸟学画记4脑洞大开

    继续用笔脑洞大开,想到了《三个和尚》的故事。笔可以当做扁担啊,两个和尚抬水吃。

  • 【连载】宝古佬传奇(六)

    探洞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由于对洞里的情况不了解,这要求探洞人员在探洞前考虑周到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刘草儿以前随考古...

  • 五古 山中

    云洞太虚涵,清流兰石绕。 三枝半叶探,动听青林鸟。

  • 《佛祖机缘18––洞山三斤》(转载)

    洞山三斤 洞山和尚。因僧问。如何是佛。山云。麻三斤 无门曰。洞山老人参得些蚌蛤禅。才开两片。露出肝肠。然虽如是且道...

  • 探洞之旅

    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的天气实在是太好了,冬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暖洋洋的,在欣赏了一路的云...

  • 智斗施耐庵(二)

    选自《水浒传》第99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 图一,鲁智深于八月十五坐化 图二,宋江等人来看望 图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探和尚坐化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to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