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次家访电话
星期四拿到电访的名单,一边看着名单上的学生姓名和他们父母的电话号,一边思考着要跟名单上第一位家长说的内容。
“嘟、嘟、嘟……你好?”是一位女士接的电话。
“你好,请问是SR妈妈么?”
“是的,您是哪位?”
“噢,SR妈妈,您好。我是SR在XX补习班上课的冯老师。开学有一段时间了,想跟您聊一下SR在这边的学习情况,不知道您现在是否方便听电话?”
“可以,SR是最近有什么问题了么?”
“那倒没有,SR在这边上课很乖,只是上课的时候太安静了,回答问题也有点害羞,声音很小。我发现她性格挺内向的,是不是在学校也如此呢?”
“嗯,学校的老师也这样说。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害怕说错,有问题也不太敢问老师。我告诉她老师是不会批评问问题的同学,可她还是不敢。平时对其他女老师还好,可能您是男老师,她多少还是有点怕吧。”
“噢,那我课上多多鼓励SR吧,有些适合她回答的问题,会提问SR,要求她回答。”
“那好的,谢谢老师。”
“不客气,那就先不打扰了。”
2、就是不敢求助
这位女同学非常文静有礼貌,即使下课的时候,也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可能她有难处时,能容易的对好朋友开口求助,但同学无法解决时,却不太敢问老师。
不可否认,我们之间有一个天然的屏障,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身份的差别会让大多数同学与老师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面对有距离感的老师时,学生们说话、做事或多或少会带着点害怕——害怕被拒绝,被否定,被有意无意间的嘲讽。
比如有些人在帮别人之前,总会说上这么一句“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啊”,或者“你怎么这么蠢呢”,然后说完了,过了嘴瘾,也付出行动真的帮了。
可是对于求助的人来说,这句话给心理上的打击,远大于解决问题的收获。毕竟人总体上属于感情动物,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用事后的发言人,而且人充满理性智慧的时候不多,正是因为物以稀为贵,所以理性的思考才更有价值。
害怕之后,理性告诉自己:别去问了,反正也不会一下子打100分,还能避免被伤害。
所以,不求助,太正常了。
3、大多数人做不到拒绝
有些人在心理上,或者实际生活中,就是开不了口向别人求助。
但更多人是面对别人的求助时,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拒绝,即使Ta非常不情愿,有自己的事要做,或者就是无所事事的呆着。
一旦听到别人一句“你有空吗”,没空也要放下手里的活提供帮助。有空的话就更不能歇着了,好像你休闲看个电影是错的,帮别人才是对的一样。
第一期写作训练营有个写作任务:同事老是找你帮忙,该如何优雅地拒绝?
面对这个话题,太多人有同感了,因为总是做不到*拒绝别人的求助*。许多人一听到别人的求助,自己就心软了,同时也太在乎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的好坏,而不是自己真正的好坏。
而这就是大多数人的软肋啊。许多人知道该拒绝,但就是做不到拒绝啊。
但知道了这个软肋,没价值;用这个软肋,才有价值。
所以有问题,放心大胆的去求助吧。因为,他就是做不到拒绝别人。
《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笔记
你的未来,并不取决于你现在的生活有多好或多坏。没有人为你编排好你的命运,在美国,你的命运由你自己书写,你的未来由你自己掌握。
成功是件难事。你不可能对要读的每门课程都兴趣盎然,你不可能和每名代课教师都相处顺利,你也不可能每次都遇上看起来和现实生活有关的作业。而且,并不是每件事,你都能在头一次尝试时获得成功。
不要害怕提问。不要不敢向他人求助——我每天都在这么做,求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恰恰相反,它说明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并愿意去学习新的知识。所以有不懂时,就向大人们求助吧——找个你信得过的对象,例如父母、长辈、教师、教练或辅导员——让他们帮助你向目标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