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因写作而变

作者: 冯博宇 | 来源:发表于2018-05-04 11:11 被阅读5次

    #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Vol.2#

    1、输入≠输出

     从2016年开始,因为职业需要,也因为很多大咖老师反复强调写作的重要性,我便开始在网上参加写作的课程,学习写作。

    课程各有特色,让我有很大收获,目前为止对我最有启发性的公式:

    十万字的优质输入=一千字的优质输入

    阅读量是每一个写作的人,需要面对的巨大问题,而且要是优质的阅读。

    恰巧在不同的课程中,好几位老师都建议大家阅读同一本书,名叫《小说课》。

    既然是这么多老师倾情推荐,看来这本书一定非常好。于是在第三次听到有老师推荐《小说课》时,果断下单买入。

    收到书后,很惊喜。一共薄薄的两本,每本书也只有B5大小,可以放在羽绒服,走到哪都能带着。利用每天在麦当劳吃早餐的时间,一个星期看完。

    看的过程就是一个字:爽!

    看的过程也一直想着,看完要好好写一篇读书笔记,把里面的精华知识提炼出来,才是真正看了这本书。

    然而在看完这本书准备提笔写的时候,草草开了个头,便写不下去了:之前摘抄出来的内容都是孤立的技巧和方法,串联不起来。

    即使有了优质输入,输出依然是个难事。


    2、切换阅读视角

    带着如何串联这些方法的问题,我再一次翻开两本小册子。看着我在书中做的各种笔记标注,折的重点书页,歪歪扭扭的划线部分,脑子更乱了。

    我再一次把书合上,有点懵逼。

    看到封面上的两个小标题:《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和《小说课——偷故事的人》。我突然意识到,可以根据小标题将读书笔记细分为两部分。

    接下来呢?我依然困惑。

    我随手一翻,刚好翻到目录第三页。

    我脑中又一次闪过一个信号:按照目录的逻辑写,将重点方法提炼出来。

    原来一本书最原本的逻辑,就是目录的逻辑;写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就可以直接利用作者的逻辑即可。

    我之前看书,是从来都不看目录的。小时候看书,既看不懂在讲什么,又感觉看目录没什么用,所以就再也不看目录了。而今天我关于阅读的认知,再一次被刷新。

    输入的方式,因为倒逼输出而得到优化。

    此后再打开一页书阅读时,我依然不看目录。但等到看完了第一章,再回过头来看目录,既能看明白目录在说什么,又可以更好把握作者的逻辑。

    这次写读书笔记,让我意识到,通过刻意输出文章,倒逼自己逃离读书舒适区,不停地思考作者的逻辑和自己的写作逻辑。就在两种视角的切换中,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因写作而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ar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