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颜氏家训 卷一 【兄弟第三】

颜氏家训 卷一 【兄弟第三】

作者: 纸上少年 | 来源:发表于2022-06-07 07:51 被阅读0次

兄弟第三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qie(④),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di④si④)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笃:一心一意,笃厚。

共方:同一个地方。

娣姒(disi):妯娌。

节量:节制度量,限量。这里有左右、决定的意思。

有人类之后便有了夫妇,有夫妇之后才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才有兄弟:一个家庭的亲人,有这三种就足够了。自这里往前追溯,一直到九族,根源都来自于“三亲”,所以它对于人伦关系非常重要,不能不笃厚。兄弟之间,形体分离而气息相连,当他们年幼的时候,父母左手牵一个,右手牵一个,,一个抓着父母的前襟,一个抓着父母的后裾,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哥哥穿过的衣服给弟弟穿,学习用的是同一本书,在同一个地方玩耍,虽然也有不听话乱来的人呢,但兄弟之间依然相亲相爱。

等长大成人,各自娶妻生子后,便开始宠爱自己的妻子,疼爱自己的孩子,虽然也有心性忠实厚道之人,兄弟之情还是会渐渐变淡。妯娌之间的关系比起兄弟来,就更加疏远淡薄了。现在用疏远单薄的妯娌关系来左右亲密身后的兄弟之情,就像给方底的锅叫上圆形的盖,肯定是不合适的。兄弟之间只有非常相亲相爱,不被旁人所影响,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mi③)。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

弭:消除。

恤:忧虑。

楹(ying②):厅堂前部的柱子

双亲去世后,兄弟之间更加要相互照顾,就像形与影,声与响一样密不可分;爱护从父母身上分离出来的身体,珍惜从父母那儿遗留的血气,谁会像兄弟这样挂念彼此呢?兄弟之间,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如果期望过高就容易产生不满;如果相互亲近,不满就容易消除。就好比房子一样,有一个漏洞就赶快堵住,有一条缝隙就赶紧涂盖,这样就不会有倒塌的危险;如果不忧虑麻雀和老鼠的危害,不提防风雨的侵蚀,就会墙壁倒塌、楹柱摧折,以至于没有办法补救。仆妾比起雀鼠,妻子比起风雨,其危害更加严重!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踖(ji②)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人或将数万之师,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亲也!

群从:指家族子弟。

踖(ji②):践踏。

蹈:踏,踩。

兄弟之间如果不和睦,子侄之间就不会相互爱护;子侄间不爱护,家族子弟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疏远淡薄;家族子弟之间疏远淡薄,仆人之间也会相互仇视。如此一来,连路人都可以任意侮辱,欺辱他们,又有谁救助他们呢?

有的人可以结交天下有识之士,并且都能相处融洽,唯独对自己的哥哥缺乏尊敬,怎么对多数人能够做到的,对少数人却不行呢!有的人可以统领数万人的军队,使其属下以死效力,却对关系亲近的人反而做不到呢?

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闻者,鲜亦。所以然者,以其当公务而执私情,处重责而怀薄义也;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扶,则此患不生矣。

多争之地:容易引发争端的环境。指妯娌之间关系复杂,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

骨肉居之:这里指使亲姐妹成为妯娌。

行路之人:陌生人。

间:隔阂,嫌隙

公务:指家族内的公共事务。

恕己而行:像宽容自己那样去宽容别人。谓扩充自己的仁爱之心。

换子而扶:交换抚养孩子。这里指把兄弟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

妯娌之间最容易产生纷争,即使是亲姐妹成为妯娌,也会有矛盾,因此不如让她们各自远嫁,感叹霜露的降临而彼此思念,仰观日月的运行而遥相盼望。何况妯娌本来就是陌生人,又处在容易引发争端的环境中,能够不产生嫌隙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们在处理家族事务时抱着自私的心理,担负着家族重任却一直放不下个人私义。如果她们能扩充自己的仁爱之心,把兄弟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这种祸患就不会产生了。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国刘琎(jin④),尝与兄瓛连栋隔壁,瓛呼之数声不应,良久方答;瓛怪问之,乃曰:“向来未着衣帽故也。”以此事兄,可以免矣。

不可:不肯

沛国:古国名。位于今安徽淮河以北、河南夏邑、江苏沛县一带。

刘琎:字子璥,沛国相人(今安徽濉[sui①]溪西北)人。南朝齐散文家。

瓛(huan②):即刘瓛,字子珪[gui],刘琎兄。南朝齐学者、文学家。

怪:奇怪。

向来:刚才。

弟弟对待兄长,不肯像对待父亲那样,又何必埋怨兄长对弟弟的爱比不上对对自己孩子的爱深厚呢?以此反观,就可以看出自己缺乏自知之明。沛国的刘琎,曾经与哥哥刘瓛住的很近,两家只隔着一道墙壁,有一次,哥哥刘瓛连着呼叫刘琎好几声,刘琎都没有出声,过了很久,才听到他的回应;刘瓛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回道:“因为刚才没有穿戴好衣帽。”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兄长,就不用担心兄长对自己不够爱护了。

江陵王玄绍,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爱友,所得甘旨新异,非共聚食,必不先尝,孜孜色貌,相见如不足者。及西台陷没,玄绍以形体魁梧,为兵所围;二弟争共抱持,各求代死,终不得解,遂并命尔。

甘旨:美味的食物。

孜孜:和乐貌。

西台:台是台省,南北朝时称中央政府为台省。因梁元帝在江陵称帝,江陵在西,故称西台。

并命:共死。

江陵人王玄绍有两个弟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别友爱。任何一人得到新奇美味的食物,除非三个人一起吃,否则绝不会先品尝,兄弟间和和美美,见面时仍然觉得有所不足。后来西台沦陷,玄绍因为身材魁梧,被敌兵包围;两个弟弟争着上前,一起抱住玄绍,请求替他受死,但最终没能消解灾难,三人一同被杀害。

相关文章

  • 颜氏家训 卷一 【兄弟第三】

    兄弟第三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

  • 二孩时代,手足相处之道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经典诵读《颜氏家训》跟您说说如何是兄弟手足情意深~ 《颜氏家训》节选兄弟者,分形连...

  • 兄弟之际 异于他人 望深则易怨

    《颜氏家训》里说:“兄弟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越是关系亲密,越是不能掉以轻心、大而化之。 打...

  • 颜氏家训 卷一 【教子第二】

    教子第二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

  • 颜氏家训 卷一 【序致第一】

    颜之推(531年-约597年),字介,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 颜之推7岁便能背诵王延...

  • 杰夫读颜氏家训 兄弟篇 兄友弟恭 家族的主要枝干

    积土为山 积水为海 唯勇毅而笃行 方可立德、立功、 立言 跟着杰夫老师读家训, 颜氏家训 兄弟篇 有人就有江湖哟,...

  • 【斜阳卷·第三十六章】兄弟

    第三十六章 兄弟 道边的麦苗早已收割完毕,如今田里多是种得大豆。待到八九月收了大豆,交了皇粮便需得整理田地,好种下...

  • 《颜氏家训》书摘

    前言 《颜氏家训》始作于南北朝,而成书于隋朝初年。全书分为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

  • 《卡拉马佐夫兄弟》

    毋庸置疑,第四部第三卷《误判》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最精彩绝伦的部分。作为正文部分的最后一卷,故事的发展被推向了最...

  • 《颜氏家训》(文言文 白话译文)

    《颜氏家训》(文言文 白话译文) 《颜氏家训》 【内容简介】《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颜氏家训 卷一 【兄弟第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wr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