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地理决定论:中医与西医为什么截然不同

地理决定论:中医与西医为什么截然不同

作者: 冷历史观 | 来源:发表于2017-02-23 12:40 被阅读59次

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鲁迅先生就对中医嗤之以鼻:“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他在《父亲的病》一文中描述中医开的药引都很奇怪,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一对原配的蟋蟀等,语言中颇有讽刺意味。鲁迅先生本人后来留学日本学习西医,与年少时的经历不无关系。其他名人如梁启超、严复、李敖等也很多批判中医的,认为中医可与风水、星象算命等归为方术或者巫术。

中西医截然不同的治病理论确实人所共知,比如:中医讲究经络五行、阴阳调和,西医讲究精确定位、药(或者手术)到病除。中医以服食汤药为主、针砭按摩等为辅,极少见手术治疗(虽然中国最早发明手术麻醉),西医则以注射、手术见长。中药多以采集各种动植物煎服、成分复杂,西药多以化学方法提纯、成分单一。中医看病多以望闻问切为手段、以经验为上,西医看病多借助科学器材、以理论为上……

▲中西医的理论差别▲

那么中医与西医的发展为什么会如此截然不同呢?以较长的历史尺度考量,这种分别其实与地理环境有着紧密而必然的联系。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其实背后是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区别——中国为大陆农耕文明,欧洲为海洋商业文明,两种文明的异同请参见前作《浅谈地理决定论之从中国和欧洲对比说起》。本文试从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动植物分布等多角度分析。

地理位置与农业文明:中国相对欧洲纬度较低,而且相对较为封闭——东南为西太平洋、西南为高山和热带雨林、正西方有青藏高原、西北方有沙漠戈壁、正北及东北方则是贫瘠的草原和寒冷的西伯利亚,而“穷山恶水”之中却有着一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这样的地理环境不仅造成中国以农业文明为主,而且容易形成较为单一的民族和统一的国家,缺点也非常明显,这些环绕中国的自然屏障把中国与世界隔离开来,长时间难以大规模吸收西方文明。所以当西方文明迅速发展的近两三百年里,中国却在地大物博的美梦中裹足不前,其中医学发展属于较为典型的例子。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周边都是自然屏障,相对封闭▲

先秦时期乃至汉唐,中医中其实并不排斥开刀动手术(虽然不是主流),我们熟知的神医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有为鲁公扈、赵齐婴二人做换心手术的传说记载,三国时期也有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为关公刮骨疗伤、后又因建议曹操做开路手术而被杀的轶事典故。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手术治疗却逐渐消失在中国人的视野中,后来甚至出现了“悬丝诊脉”这种奇葩的现象,这与长期农业文明导致的封建思想不无关系。而且农业文明使人们较少宰杀动物,形成了对血液和尸体的恐惧,这种恐惧不仅体现在与游牧民族作战时容易失利,也体现在医学上逐渐放弃血淋淋的开刀手术疗法。

▲给马做阉割(手术)▲

而欧洲由于地理环境使得种植业、畜牧业较为均衡(名贵的马匹、犬类中欧洲驯养的种类占比很大),使得人们对动物、血液和尸体并不陌生,而且畜牧业中常用的养殖、繁育技术(如对公马的阉割)对早期的外科手术有着直接的影响。

地质地貌与尸体处理:中国大部分地区土壤都比较肥沃,岩石裸露较少,落叶乔木分布较广;而欧洲大部分地方更接近草原地质,土地层较薄,岩石裸露较多,很多地方更适合发展畜牧业。这样的地质地貌不仅造成了中国与欧洲建筑用材上的差别(中国多用木材而欧洲多用石材),也造成了两地在处理尸体时的有不少差异:中国人多厚棺深埋,而西方多薄棺浅埋甚至不埋,至今在巴黎我们仍可见到延绵178公里的地下隧道中整齐地安置了约700万人的尸骨。

▲巴黎“地下坟场”一隅,摆放整齐的尸骨▲

不同的尸体处理方式导致的后果,是中国人的尸体往往很难再见天日,而西方人的尸体则容易暴露与人们视野中。“鬼”的概念,也因为尸体处理的方式使得其在东西方文化中有着相当不同的形象——东方的女鬼多为生前美丽的样子,西方的吸血鬼则更多类似尸体的样子。众所周知,西方的恋尸文化明显比东方明显而强烈,集中处理西方人尸骨的教堂尤其明显,很多神职人员在“不务正业”的时候喜欢摆弄尸体,而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也在社会中承担着医生的职责,这对西医及西方美术中对人体构造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影响——达芬奇就经常到墓地偷挖尸体作解剖研究(试想在中国偷尸体的工程量和难度会大得多)。

此外,由于纬度导致的温度差异,使得中国埋葬后的尸体腐烂速度更快,欧洲尸体则相对可以保存更久,这也让两地在尸体处理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尸体对现代医学的贡献至今仍然可见——各大医学院都有许多“尸体老师”让学生得以直观认识人体结构、实践各种外科理论。

动植物分布与药材成分:中国的地理位置整体比较温暖、湿润,而欧洲相对寒冷一些。维度的差别加上土壤厚度的因素,导致两地动植物分布有着巨大的差异——古代中国植物种类要远比欧洲丰富,当然动物种类也因此一样。这样的地理环境差异导致的结果是,古中国人生病后容易从身边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中寻找治病药材,著名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生动地展示了这一点。而欧洲由于动植物资源没那么丰富,较难从中取得治病药材。欧洲人在动植物药材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会把更多精力用在对人体本身的研究上——放血、穿孔、导尿、灌肠乃至针挑刀割都是古代欧洲常用的治病手段。

▲路易十六在任职期间,可能有过2000次的灌肠▲ ▲古欧洲放学疗法:在手臂内侧皮肤表面割出一道伤口,根据病患的年龄、性别和体重计算放血的量▲

除此之外,地理环境导致的冶金、玻璃等材料发展和哲学、数学等学科发展也对中西医的发展影响巨大,西医后期能够快速超越中医,正得益于材料、科技的飞速进步。(关于地理环境对中西科技的影响请见前作《为什么中国大众不如西方重视自然科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对中西医各自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加上中欧之间连绵的高山、沙漠、隔壁和海洋等自然屏障,使得两地之间的医学发展很难充分交流,这也是造成中西医之间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和对比的是,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土壤贫瘠,在医学发展方面很多近似于西医——传统藏医学中手术的使用比例非常高,产生于1688年的藏医唐卡对人体结构的理解程度已经非常接近现代医学。然而由于藏族人口相对较少等原因,藏医的发展远不如西医。但地理环境对各地医学理论发展的影响可见一斑。

▲藏医唐卡中的其中一张,看起来很接近现代医学解剖图▲

——作者:仓梁 

相关文章

  • 地理决定论:中医与西医为什么截然不同

    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鲁迅先生就对中医嗤之以鼻:“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他在《父亲的病》一文中描述中医...

  • 为什么要选择中医看诊?原因竟然是。。。

    提到中医,必然要将中医与西医进行比较。御匠堂小编以为西医与中医最根本的区别是:西医治的是病,而中医治的是人。西医看...

  • 学习《人体复原工程》第一篇第二章心得

    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医与西医的差异。 中医与西医的确差异很大。中医是整体观,见证辩证都从整个身体的大局去考虑;而西医学...

  • 【医学幻想小说】白衣乌鸦 第十三章 三座雕像

    一边是希波克拉底和盖伦,一边是华佗与仲景。中医、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是三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塑像把医学院分成了三个迥异...

  • 给明天的自己一封信(105)

    可爱的朱小姐: 是的,现在有人反传统,比如中医。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医不反西医,但西医要来反中医。一些学西医的国人也反...

  • 中医与西医

    前些日子,有个同学问我,中医治病是不是比西医差远了。 我说道,历史上有几次大瘟疫流行。比较有名的两次是: 第一,成...

  • 中医与西医

    生理的问题分为中医和西医,中医讲究的是全局观,西医讲究的是局部观。 就人生的问题,我们也应该有全局观和局部...

  • 中医与西医

    今天草草看完吴清忠老师的 人体使用手册,得到了一个概念,人体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被西医所无视。我们通过刺激穴位可...

  • 西医与中医

    在药店买药,偶尔可以看见一个大人拉着一个孩子,和店员争辩。 “给我家宝贝开西药?你要害死他吗?” “先生,这样的...

  • 中医与西医

    已故名老中医李可在接受访谈时说,中医与西医的思路是不同的,两者不可能结合,互帮互补倒是可行。而据了解,当代中西结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地理决定论:中医与西医为什么截然不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xb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