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传习录》【100】

王阳明《传习录》【100】

作者: 郁萍 | 来源:发表于2017-03-09 07:17 被阅读0次

    2017-03-09 华杉

    《传习录》中王阳明的通信部分,每段先说“来书云”,摘录一段对方的来信,然后加以回答。摘录是只摘录几句,但收信人知道那几句代表的后面整个内容。今天的读书人则不知道,所以只就那几句,会看不懂。必须对他们经常讨论的问题非常熟悉了解,再结合下面的回答,才能“拼图”,拼接完整,知道那来信说了什么。

    【来书云:“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非学、问、思、辨以明天下之理,则善恶之机、真妄之辨不能自觉,任情恣意,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矣。”

    此段大略似是而非。盖承沿旧说之弊,不可以不辨也。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问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是故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说而言谓之思,以求精其察而言谓之辨,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盖析其功而言则有五,合其事而言则一而已。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所以异于后世之说者,正在于是。

    今吾子特举学、问、思、辨以穷天下之理,而不及笃行,是专以学、问、思、辨为知,而谓穷理为无行也已。天下岂有不行而学者邪?岂有不行而遂可谓之穷理者邪?明道云:“只穷理,便尽性至命”。故必仁极仁而后谓之能穷仁之理,义极义而后谓之能穷义之理。仁极仁则尽仁之性矣,义极义则尽义之性矣。学至于穷理至矣,而尚未措之于行,天下宁有是邪?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则知知行之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埋,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良知之外,岂复有加于毫末乎?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则凡所谓善恶之机、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乎?吾子所谓‘气拘物蔽’者,拘此蔽此而已。今欲去此之蔽,不知致力于此,而欲以外求,是犹目之不明者,不务服药调理以治其目,而徒伥伥然求明于其外,明岂可以自外而得哉?任情恣意之害,亦以不能精察天理于此心之良知而已。此诚毫厘千里之谬者,不容于不辨。吾子毋谓其论之太刻也。】

    你来信说:“人的心体本来没有不明白明亮的,但是被‘气拘物蔽’,很少有人不昏聩,如果不加以学、问、思、辨,便无法明白那善恶、真假的差别,就会任情恣意妄为,其危害难以言述。”

    顾东桥这段说的是什么呢?

    《传习录》中王阳明的通信部分,每段先说“来书云”,摘录一段对方的来信,然后加以回答。摘录是只摘录几句,但收信人知道那几句代表的后面整个内容。今天的读书人则不知道。所以只就那几句,你会看不懂。必须对他们经常讨论的问题非常熟悉了解,再结合下面的回答,你才能“拼图”,拼接完整,知道那来信说了什么。

    顾东桥所论,还是质疑知行合一。理论基础,还是朱熹的思想。

    气拘物蔽之说,来自朱熹《大学章句》对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明明德”的解释:

    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这明明德,和王阳明的致良知,大致是一个意思。

    气拘物蔽,看一个问题,关键在于能往后看到几步,往深看到几层。“肉眼凡胎“之人,摆他面前的都看不见,这就是“气拘物蔽”,为气禀所拘,天资禀赋不够,把他拘束了。为物欲所蔽,小钱小利遮蔽了他的眼睛。所以很少有人,或者说几乎没有人不昏聩,要把心擦亮。

    怎么擦亮呢?顾东桥说王阳明,你那知行合一之说,老是说行动,你如果不博学、慎思、审问、明辨,不把他搞清楚,怎么去行动?一行动,还不得出错?

    学、问、思、辨,出自《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错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能一者己百之,人能十者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原文是“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现在好多大学,比如中山大学引为校训的。顾东桥只说博学、慎思、审问、明辨,没有说笃行。因为他认为笃行,是学、问、思、辨,都搞清楚之后的事,不是知行合一。王阳明后面的回答,就是告诉他:博学与笃行合一,审问与笃行合一,慎思与笃行合一,明辨与笃行合一。合起来就是学行合一,问行合一,思行合一,辩行合一,知行合一——学、问、思、辨、行、知,六合一。

    王阳明说:

    你这一番议论,大概是似是而非,还是被朱熹的说法带偏了,所以必须跟你说清楚。

    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都是学习方法。而学习,没有光在那里学习,不去行动的。比如学习孝敬父母,是拿本书来学吗?一定是服侍奉养父母,躬行孝道,这才叫学!如果空口在那里谈孝道,那叫做学孝吗?学习射箭,一定要张弓搭箭,拉满弓,射中靶心;学习书法,一定要展开纸,提起笔去写。全天下无论学什么,都没有不去做,空空去学的,所以说学习的开始,就是去做,就是行。

    笃行呢,笃,是敦厚踏实。已经在行了,要敦厚踏实,不要松劲,不要停息,下日日不断之功,靠积累得收获。

    学习不可能没有疑惑,有疑就要问,这问,就是学,就是行。

    问了,老师同学答了,也不一定马上明白,要再思考,这思,也是学,也是行。

    自己思考,也不一定就想明白,再找同学一起辨析,这辩,也是学,也是行。

    辨析明白了,思考审慎了,疑问消除了,学会了,又不停地实践,这叫笃行。所以,不是学问思辨之后,才去行,而是学问思辨都是行:求能做某事的行为,就叫学;求能解惑的行为,就叫问;求能通晓说学的行为,就叫思;求能精察义理的行为,就叫辩;求能在实践落实的行为,就叫行。分开来讲是学问思辨行五个动作,合起来就是一件事。这就是我心理合一、知行并进的功夫,之所以有别于后世的学说,核心正在这里。

    现在你特意举出个学问思辨,不讲笃行,那是分开来,把学问思辨叫知,后面笃行是行,把知和行分开,这就是说,穷理的工夫,是学问思辨,不是笃行。那天下岂有不去行动实践就能学习的?天下岂有不去行动实践就能穷理的?明道先生程颐说:“只要能穷尽事理,就能尽性而通达天命。”所以,一定是在行动上到达了仁的极致,才有可能穷仁之理;一定是在行动上到达了义的极致,才能穷义之理;一定是在行动上到达了仁的极致,才能尽仁之性;一定是在行动上到达了义的极致,才能穷尽义之性。光靠学,学到穷理了,都学透了,没得学了,却还没有行动实践过,天下岂有这样的事?

    所以说,不行动,就谈不上学习;不行动,就谈不上穷理。知道不行动就不可以穷理,就知道知行合一并进,不能分成两截事了。

    天下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都在我心里,如果说要穷天下之理,是唯恐自己心中之良知不足,是往自己内心找。如果往外去求,求来添加,那是把心和理又一分为二了。学问思辨笃行的工夫,困知勉行,就像《中庸》说的那样,别人下一分工夫,我下一百分,那扩充到极致,至于尽性知天,也不过是致自己的良知罢了。良知之外,还能增添一分一毫吗?现在你口口声声要穷天下之理,却不知道在自己的内心去求,那么善恶真伪之辩,不用自己的良知,又用什么去体察呢?

    你所说的“气拘物蔽”,为气禀所拘,为人欲所蔽,拘在哪?蔽在哪?就拘蔽在这里!现在你正需要去此拘蔽,却不向自己内心求,向外去找更多的拘蔽。就好像你的眼睛病了,看不见东西,你不给自己吃药,却要去找更多东西来看,这眼睛的明亮,能靠外面的东西来实现吗?所谓任情人性,恣意妄为之害,也是因为不能精察天理于此心的良知而已。这正是你信中所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地方,不能不跟你分辨清楚。希望你不要认为我的话太尖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习录》【10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zi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