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散文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作者: 通达花红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09:50 被阅读41次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明朝王阳明的《传习录》,感觉博大精深,既有《论语》的主要内容,又有很大的飞跃。他的飞跃之处,就在于他提出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等观点。这些经典的词,经典的语句,恰恰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

心外无物,先生这样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我们的心即是理,我们只需要在心上下功夫,去除心里的人欲,追求或者留下光明正大的理,即天理。

王阳明的学生有一个疑问,也是我们现在一些人的疑问,既然心即理,心外无物,为什么有的人善良,而有的人却不善良呢?先生如是说,“恶人之心,失其本体。”恶人的心早已经丧失了它的本体。可见,恶人原本不是恶人,只是丧失了他的良心。因为人的心会变化,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一定要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才能做个好人,光明正大的人,积极乐观的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读书,不是为看他的字面而读书,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不是为考试而读书,不是为背诵而读书,不是为训诂而读书,更不是为炫耀而读书,而是为了内心的光明正大,平和宁静,积极乐观而读书。如果要做到这些,就要在心上下功夫,心外无物。

在心上下功夫,就要做到知行合一,知和行是统一的,只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到吾心光明。才能应对各种事务,消除各种麻烦,达到中庸的境界,达到圣人的境界。一个人如果有伤心事,他学了心学,他知道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他就会自己劝自己:任何事都要有个度,中庸最好,不可过分哀伤,不可伤及身体,适度为好。这样,他就做到了知行合一,这也是心外无物,求于己心的最好证明。

王阳明就是运用了他的心学建立了功业,王阳明达到了立言,立德,立功的最高境界。王阳明是我们人生的榜样,是我们人生的指路明灯!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王阳明在病危时,对他的学生说的话。先生的这句话,真正体现了他的心外无物,致良知。一个人达到了内心真正的光明,并且做到了知行合一,致良知,他还有什么可言?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我心光明,亦复何求!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最后用王阳明的四句教也是王阳明心学的精华与大家共勉: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相关文章

  •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明朝王阳明的《传习录》,感觉博大精深,既有《论语》的主要内容,又有很大的飞跃...

  • 王阳明之“知行合一”

    想了解心学,须要读《传习录》。 01 想了解王阳明心学,须要读《传习录》,且要读多遍。 有人讲,《传习录》不过是白...

  • 传习录 1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辑录,通过记录王阳明与弟子之间日常的交流来呈现王阳明的思想与智慧。 初读《传习录》从前言开始...

  • 学习《传习录》一

    学习《传习录》一 现在开始读(明)王阳明的《传习录》(思履主编),以前读过,不太认真,这次读,首先把意思读通。意思...

  •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近日读王阳明先生所著的《传习录》真的费时费脑,因为不想只是走马观花,所以每读一段都会好好思考,以求理解其中的奥妙。...

  • 阅读与写作:传习录(一)

    阅读与写作: 传习录 第一期 阅读后学生自由写作成品 2018.9.15. 王阳明生平有感 YD 看了王阳明前半生...

  • 读王阳明之传习录摘抄

    王阳明心学集大成之作传习录,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今日开读传习录,感觉收获很大,现摘录一二以与同道分享: 01知者行...

  • 读书有感

    今天读《传习录》,徐爱就王阳明的“止至善”和朱熹的“格物”向王阳明先生请教,先生一一解答。 身体的主宰就是心,心发...

  • 传习录

    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 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品读“心学”第一书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

  • 良知是一个框子

    在我看来,读王阳明,传习录,但并不能帮到您多少,这是一个慢工夫,是很多知识的综合。王阳明的求心,“心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gf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