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理性放不下眼前的苟且,感性忘不了美丽的诗与远方,请你一定要读这本书。
《知识与爱情》(豆瓣评分8.4)别名《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豆瓣评分9.3)
刚开始在修道院里,纳齐士与戈特孟是好朋友,后来,纳齐士在修道院中潜心修行,戈特孟却逃出修道院,迷恋世俗生活,到处流浪,最后,二人因缘巧合,再次相遇的故事。纳齐士在远离尘嚣的静寂中苦修冥想,戈特孟在滚滚红尘中习得真实的存在。
书中的纳齐士与戈特孟是理性与感性的极端,最终他们也各得其所,普通人的我们,总是在二者之间摇摆,这究竟是幸还是不幸?黑塞继续以往冷静又狂热的自我剖析,对终极问题发问。
我们每个人都会像戈特孟一样经历三个阶段:对可灌输知识的皈依阶段、自我萌生后的迷茫探索阶段、 成熟反省后的平和阶段。人是精神和物质的混合体,精神是开导永久知识的途径,物质却能牵制和束缚人,精神无法抵抗人生的须臾无常,物质能使人在抵抗须臾无常中麻木至迷失,同样失去人生的乐趣。所以,人生是一场愚弄。
人是精神与物质的混合体,精神是开导永久知识的途径,但物质却是牵制和束缚人的,为了提高人的生活并赋予意义,应该努力从感觉趋向精神的领域,我由于习惯而高评艺术,其实我是高傲与轻视艺术的。现在我才发现精神之道并非唯一通往知识的道路,也许并不是最好的。而我的道路乃是精神之道,现在我很后侮停留在这条道路上。因为我看见你在相反的道路上,你走的是感觉之路,而那存在的秘密正像大多数思想家一样深刻地为你所理解,甚至表现得更生动。
我们都只是暂时的,成长的,没有完全性与完全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当我们将潜在力化为行为,从可能性向现实迈进时,把一部分加入真的存在,以求能有一成相似于那完全的与神的东西,这就是实现自己。
任何生活都会先由分裂与矛盾逐渐趋于丰富与开花的;要是背后没有死神的环伺,人就会陶醉得不知理性与节制,要是没有经过异性的滋润与陶冶,人就会迷糊地不知道爱是什么。
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有其对立的二分性:人有男女之别,有流浪者与凡夫俗子,有理性与感情之分——任何地方都没有人既是男又是女,同时又具备自由与秩序,冲动与精神的,人总是得此而失彼,但双方都是同样重要与令人渴望的!这种事对女人也比较简单,她们的本性就是如此,从自身把快乐结成果实,因爱的幸福而变成小孩。男人却以永久的渴望来代替这种简单的果实。神竟把一切安排得这样充满恶意与敌意,神是在幸灾乐祸地嘲笑他自己的创造物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