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场景
开篇,先说说最近对2岁半小满的一个观察总结:不能接受失败,不能接受别人比他强。(可能并不客观,仅是一个阶段的观察参考)
场景一:给娃购了一套乐高,玩的不亦乐乎,可是难免有拼不成功的时候,或者乐高之间拼接不够紧,松动之后垮掉的情况,这样的时候,小满的表现是摔掉玩具,大声喊:安不上,我安不上!
场景二:公园里,有个小姐姐,大概4岁,爬到花坛的水泥台面上,我在旁边随口说了句:小姐姐的动作好利索。小满立刻变脸,嘟着嘴,扭头转身就走了。一开始我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但是我又感觉哪里不对劲。想想应该是刚才说的那句话。后来,追过去试探着问他:是不是妈妈说姐姐的动作利索,你不高兴了?还好,他开口说了:是。
场景三:中午,我在包饺子,他要和我一起包,给他一个擀面杖、一块面团、一点馅儿,小家伙就在我旁边煞有介事的包起来了,刚开始还挺专注的,过了一会,他突然说:可是,我不会。原来,他把自己包的饺子和我包的饺子做了对比之后,发现他包的饺子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伤心了。
二、寻找答案
恰好周末上了一次育儿公益讲座,我把这个问题抛给老师,老师说小满的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平时太过溺爱,一种是自尊心太强。
我们一起分析了一下,基本排除了过于溺爱这个原因,孩子一直是我和爸爸两个人在带,老人只是短暂的过来帮忙,即使是老人确实溺爱,但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老师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我,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分寸。是不是之前我们的表扬方式扼杀了他的成长型思维?原来我们确实说过:你真棒!你真勇敢!后来才知道这样的表扬话术对孩子是不利的,很可能就限制了他的思维,觉得事情做成了,是因为我本来就很聪明,本来就很棒,而为了保持这种聪明,很可不敢做其他的尝试。
这里插一段,我自己就是接受这种表扬方式长大的孩子,长到三十几岁,也没觉得有什么毛病,直到我看到了Carol Dweck教授提出的成长型思维概念,我才知道我真的是深受其害了。而这个害的源头就是表扬,也就是它导致后来的我总是使用固定型心智模式来处理一些问题。表扬要表扬努力,而不是聪明;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表扬成长,而不是表现。这个成长型思维真的可以单独写一篇。
老师说的另一个原因,自尊心太强。我提醒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尽量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因为无论是他们的性格还是他们大脑,都还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可变性。我之所以关心自尊心,是因为我总觉得自尊心稍微处理不好,可能就变成了玻璃心。看过很多负面的新闻,孩子承受不了一点批评和挫折,动不动就拿生命开玩笑。但是另一方面,我又认为只要引导适当,自尊心强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斗志,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成为人群当中出类拔萃的那一小撮。所以,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三、尝试的解决
之后,我自己也读了一些书,比如最近在读的《游戏力》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给了我一些启发,也确实提供了一些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
比如:小满又一次拼乐高失败,快要发脾气的时候,我瞅准时机,学着他的样子:大声说:这个我拼不好,拼不好,然后把积木摔掉,还假装自己很生气的样子。我偷偷观察他的反应,我一下子情绪波动那么大,他刚开始是愣了一下,然后剧情来了一个360度的大反转,他说:妈妈,你看,我教你,是这样,是这样的,你看呀!你别生气了。顿时,我觉得我们两个人好像用了《大话西游》里的移魂大法,我变成了发脾气的孩子,他变成了温柔相伴的家长。
这么做的灵感来源是,是看到《游戏力》里一位爸爸和女儿进行角色互换的例子。那位爸爸假装自己是不愿意上学的女儿,撒娇、耍赖、各种不情愿,而女儿却活灵活现的重复了爸爸之前对她说过的话:“宝贝,我一定会来接你的。等你吃完晚饭,我就站在门口等你,然后咱们一起去游乐场。”
在表扬孩子的时候,我也格外注意,比如:在培养他自己收拾玩具这个好习惯的时候,我尽量说我看到的:今天,是宝宝和妈妈一起收拾了玩具,玩具本来扔的满地都是,再看看现在,地上变得干干净净,它们全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它们今晚上一定能睡个好觉,然后,用大拇指在他的头上点一个赞:这叫有条理。
遇到他很有挫折感的事情,像上次包一个饺子对于两岁半的孩子来说确实太难了点,那我就先引导他转移注意力,包饺子咱还做不到,咱就先擀个皮儿,这个还是比较容易的,至少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好目标。然后还不忘用成长型思维来引导他,宝宝只是暂时没学会,等宝贝再大一点,我们再来学。
我还会刻意提醒自己,虽然这是一个两岁半的小孩,但可能他就是那种高自尊的孩子,如果是这样,你不可能指望现在由他来调整心态,只有作为成人的父母来引导。在他看来,其实我之前表扬那个小姐姐的行为,就是在作比较。作比较不是不可以,而是换一种方式。原来是把他和别人作比较,现在把以前的他和现在的他作比较,看看有什么进步。比如,公园的单杠有高中低三个级别的,夏天他勉强能够到中级的,现在他在高级的上面也能吊的轻松自如了。我就说:“宝宝,你看,原来你只能够到这个中等的单杠,现在你长高了,更有力气了,连最高的也可以够得上了,有进步。”
四、使用方法论的正确姿势。
另外,还想说一点,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上,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要了解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什么心理特征,然后,作为父母要保持学习,对自己的育儿理论和育儿方式保持更新,这不但是为自己赋能,也是在为更好的引导孩子做准备,更重要的是要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心态看待育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相信问题总能够得到解决。
比如,今天,小满拼乐高不成功的时候,还是发脾气了,我又想起来情绪没有好坏,我们应该和孩子共情,大量的共情。于是我又给自己加了一些戏,我说:我太生气了,真是气死人了,这个乐高怎么也拼不好,我现在要找个枕头,我要打这个枕头,边说还做出捶打枕头的动作,小满居然在旁边咯咯咯的笑了起来。这个方法,也来自《游戏力》,正如这本书里写的: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然后我和他约定,下次我们生气的时候,可以来打枕头,不摔玩具。或许下次,我们还会遇到新的情况,作为家长的我们可能又要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但是谁不是从问题当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呢?在育儿的这个过程中,其实父母也在成长,育儿育己。
这个时代的人,总是渴望获得立竿见影、一劳永逸的方法。知道使用方法是没错,但是也不能太迷信方法论,否则,我们很容易陷入追着方法论跑的怪圈,就像我的作文课上,总有人问:老师,我的作文总写不好,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有,当然是有,但还要看适不适合你、这个方法你是否愿意尝试、你的根本问题在哪里,等等。这就像医生看病要一人一方,30年前的治疗手段和现在的治疗手段完全不一样,同样一种药,有人药到病除,有人完全无效。方法论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