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不意邂逅了一位六十九岁的病人,他干瘦清癯,腰板笔直,面色黒灰,五官端正,头发竟然乌黑油亮,身处病房,可依然健谈。
谈话中得知,他是种苹果的好手,他们那里有悠久的种平果的历史,家里的苹果销路不愁,网上卖的,经销商亲自来采购的,存在冷库里的,是村民一项主要经济收入。他说:“我家的苹果你吃了,你一定要洗手,糖汁粘手的。”又自豪的做广告似地说:“网上卖的话,根本不用担心果子的质量和分量,都是挑的好的,不会缺斤短两。”慢慢熟悉之后,他讲了自己的看病经历,说他半年竟然消瘦了二十多斤,在医院里查了好多种项目,也查不出啥病来,大约住院的次数频繁,对治疗过程有一些微词,他豁达似地说:“你说要是得了个绝症,就死心了,不看了,也查不出个名堂,总是让人受罪检查哩,中间说不好有啥猫腻哩。”原来,他拒绝再次做肠镜检查,要求出院。看来家里的活路也多,他在电话里总是安排追肥除草等事。
我见他头脑清晰,便问:“你一定能总结出得病的原因吧?”他的话匣子又打开了,一下子说了几条。
其一,年轻时出力太多了。那时根本不知道保护身体,他们那里早年修水库时,全靠的人力,工具简陋,开挖运输石沙,过来过去都是力气活,那时不会想到惜力的,又吃不饱,超负荷地透支着力气。
其二,人不要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做事一定要贴合实际。他讲道,本来他负担不重,虽说上有老下有小的,但他兄弟姊妹八个,老人也没跟他生活,他自己只两个女儿,一出嫁,一招女婿上门,可看见家家户户基本盖起两层楼房,他也心勇地拉账盖房,看见邻里有买车的,也贷款买了个档次一般的车,老婆又是二级伤残,一个事接着一个事,把人都累趴下了。就是老跟人攀比,总怕日子不如别人,怕人笑话。他自知之明地说,老不满足地挣死挣活,这不生病才怪哩。
其三,家庭关系没处理好。女婿上门了,可一家人心不和睦,都生了一男一女了,还是闹了离婚,把女儿撂到半路,日子过得不顺心,心里难受的很……
身体健康受到了威胁,才痛定思痛地总结出原因。自己躺在病床上,却明白得病的诸多因素,“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愿他恢复正常,早日康复。
这个病人的情况如此,不知他有无惊醒他人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