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创意之旅“心灵对话•写作”小组第10篇文章)
最近,对于“应该”有了一些认识与感受,聊加整理。
生活中有很多的“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准则或信条。比如说,接待客人,应该做的周到和气;应该孝敬父母;应该与人为善;作为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在公交地铁上遇到老弱病残孕,应该把座位让给他们……
这些“应该”,都或多多少带着一身正气,看上去非常美好。假使人能够逐一按条完成,那真是一个异常高大上的人了。
但恰恰是这些“应该”,让人心生纠结。
比如,小A坐在公交车上,也有些累了,这时候上来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你说,是让座还是不让座呢?
比如,小B很想约见一位朋友,但想起,在与他相处的时候,遇到一些自己所不能面对的问题,朋友在和自己互动的时候,表现的有些不自在,小B因为这个不自在,会告诉自己说,早知道就不该来。但小B明明还是很想和打交道的,因为在相处中遇到一些难题,就冒出了个不应该,想打退堂鼓,那到底要不要跟这个朋友继续往来呢?小B陷入了纠结。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应该君”的存在,让人觉得自己像是个挂空挡的车,头脑中空放了个“应该”,做起来总是觉得有些不情不愿。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最近理解到的是,“应该君”其实很单薄,是我们头脑中一个想法或者念头。我们多数人不确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也不确定自己究竟想怎么处理自己和周围世界,怎么处理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没有去进一步明确和清晰这些内容,反而在自己头脑中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放了很多“应该”,试图用“应该”来回避问题。这样做是徒劳无功的。
当我认识到,“应该”是头脑中一个想法,与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干的时候,便多了几分精力去关注真实生活,去想办法回应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我们越多地认识到真实生活的可贵,便有越多的精力放注在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上。“应该君”的身影慢慢变得淡了。
那么,像小A的情况。我想,假设小A认识到“应该”是一个想法,便不会死守“应该”给老人让座的说法,而是会根据自己和老人的情况,作出一个统一的决定,他可能会很愉快地把座位让出来,也可能会继续坐在座位上,休养生息。但不管做哪一个决定,他都是综合考虑到了自己和老人的情况,没有委屈其中一方。
像小B的情况。我想,他可能会继续关注自己和朋友的互动之间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以及到底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懊恼地说,早知道,还不如在家里自己待着呢。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关于“应该君”,还需要再细细感受与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