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台湾作家九把刀曾写过一本小说叫《等一个人咖啡》,是以咖啡店为中心,用女主角思萤口述了出现在这个咖啡店里每一个人的故事,然后表达出有一种爱是叫等待。而在遇见吧,叶子似乎也可以写一本《遇见一个人书吧》。
叶子
【遇见吧】联合创始人
文/梁嘉
编辑/陈丽丽
记者手记
认识叶子是在“42叁书房”的一个线下对接推广活动,聚会的时间很短,现场的人不少,和叶子交换卡片,加了微信聊了几句之后就没有下文了。于我而言,大概就是当天认识的一堆人里面有一个叫叶子的短发女孩,开了一个迷你书吧,每天会自制甜品,仅此而已。
后来,发现叶子在运营一个叫“书式生活”的微信订阅号,大部分内容都是她本人的原创,除了发起现在读书会外,别的都是一些来店消费客人的小故事,十分有趣。
Section 1 梦想并不远
梁:最近刮起一股推广全民阅读之风,流行起集:图书馆、书店、茶馆、咖啡店于一身的书吧。你可以分享一下你和遇见吧的故事吗?为什么要开这家店?
叶子:没开店之前我在一家设计公司上班,做了四年的设计。记得某一天的下午,一个旧同事在QQ上问我:“会考虑一下我们一起开店吗?”其实我也曾经考虑过开一家自己的小店,想卖什么东西就卖什么东西,随着心情贩卖自己所喜欢的,所以就答应下来了。然后我们就开始交流各自对开店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我辞去设计的工作,全职负责店里的运营;而我的合作伙伴还是保留原有的工作,兼职到店里帮忙。因此就有了现在的遇见吧。
梁:为什么给书吧取名“遇见”?是有什么寓意或者特别的故事吗?
叶子:遇见,对我来说,茫茫人海,每个的相识都是从遇见开始。
梁: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你是从零到一亲自去创立书吧的。之前所学能套用在运营书吧这个项目上吗?还是什么都要从头再学?
叶子:我其实对于运营书吧这个板块是陌生的。对于做蛋糕烘焙,各式咖啡,各种饮品,也都不专业。基本上都是在开遇见吧后,陆陆续续因应需求而去从新学习的,我正在努力慢慢变得专业。最初的时候是去一家咖啡店学习,有朋友在那工作,她教我调制饮品,奶茶,咖啡,烘焙等等。然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后,自己再慢慢摸索尝试就做起来了。幸好我的合伙人做了好几年的糕点烘焙,所以在这方面算是遇见吧的强项。
Section 2 运营模式
梁:目前有多少人员在运营这家店?主要是怎么分工的?
叶子:在刚开业的前大半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个在店里打杂,事无大小都是我一个人扛下来了。后半年运营情况稳定下来了,遇见吧也有了常规的顾客,8月份开始店里就请了一个兼职帮忙。创业期还是要考虑人力成本的嘛。
梁:Costa咖啡走的是咖啡加商务路线,Café Bene(咖啡陪你)走的是咖啡加闲聊路线,那么遇见吧是走什么路线去凝聚顾客呢?
叶子:遇见吧大概是“走心”路线吧,我希望打造一家让所有进店的人都感到温暖的小店。有故事的人会光顾这家小店,而这家小店里的每一件物品也是有故事的。
梁:除了顾客消费食品和饮品这些收入,遇见吧有其它盈利模式吗?
叶子:我们会周末举办一些主题活动,比如:休闲花艺、DIY烘培、迷你音乐会、读书分享会等等,反正是好玩的活动。我本人平时也收了几个学生学画画,不时也会去外面做做兼职老师帮补一下。
Section 3 有故事的人
梁:一直都有关注你所运营的微信号,看见你不时会分享到店顾客的小故事。运营至今有什么故事让你最难忘的?可以分享一下吗?
叶子:每天发生在遇见吧里的故事太多了,数也数不清。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和一位北京电台主播安美好的故事吧!她的出现无论对于我本人,还是对于遇见吧,都是极富有色彩的。
安美好的活动范围在北京,而我在深圳经营遇见吧,某天我们就天南地北地在遇见吧相遇并成为好友了。详聊下来她很支持遇见吧的发展,义务帮遇见吧录制相关故事,放在喜玛拉雅app上传播。自然而然她成为了遇见吧的“兼职主播”,想听我们故事的朋友可以下载喜马拉雅app,搜索:安美好遇见吧专辑。里面有更详细的有关我和她的故事,也有遇见吧的其他故事。
梁:你本人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叶子:我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我希望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做不同的体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梁:可以在这里给我们的读者朋友留一段话哦!
叶子:遇见吧,就像我们的小孩,尽管有时候它不争气,但都没有关系,我们会好好的陪伴它慢慢的成长。遇见吧承载的是我们的美好心愿,它是一个平台,感谢生命里遇见的每一个人,无论何事,何时,我们都可以在这里遇见。遇见你,是我最美丽的意外。
爱是一种遇见,却无法预见。
☞☞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安美好|遇见吧专辑》点击左边蓝字即可收听叶子的更多故事!
【本文为井田商学院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