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易”之悟 187

“易”之悟 187

作者: 有源必行 | 来源:发表于2023-09-29 10:07 被阅读0次

187

阿源今年已游览五个省会,爬过了四座名山,但离“游历全国、爬遍全国名山”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接下来,阿源继续做游历计划,力求完成每年六个省会城市,六座名山的分目标。

阿源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勇敢地挑战自己,不但让他的眼里有光,而且他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年轻。

阿源越活越年轻,不但表现在头上的白发变少了,步伐更轻盈了,而且心也越来越简单。

一个人的本心原本就是单纯的,但是在成长的过程遇到的事情多了,人心就会变得复杂了。

因此拥有简单的心是要修炼的。

《大学》说:“修身先正心!”就是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这与王阳明的“欲修身先养心”有相似之处。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指出“行”是从一个念头开始,而这个念头如果是从良知出发的,那么就是好的,如果渗有私欲,那就是一个坏的念头,要及时修正。

阿源记起一个关于王阳明养心的小故事,

一天,王阳明家里来了一个农户,农户年纪大了,想把家里的良田卖给王阳明,拿钱准备养老。

王阳明不想让一个劳作了一辈子的农户失去良田,所以拒绝了农户的要求,并给了一些银子给农户,农户道谢而去。

第二天早上,王阳明和弟子出游,看到祖屋前一片开阔的良田,想到要是祖屋和这良田连在一起该有多好啊。

这时同行的弟子说:“这一片良田就是昨天农户想卖给您的那一块。”

王阳明一听,懊悔不已。

但随即,王阳明拍了拍大腿,不说话,当场闭目静坐。

弟子们不明,面面相觑。

良久,王阳明睁开眼。弟子问何解。

王阳明说:“我后悔没有买这块良田,是私欲,有违本心,所以要当场把这个不好的念头克掉。”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指出,良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不用学,但是在成长过程中,被各种私欲蒙蔽的,所以我们要破心中贼。当我们的心中在坏的念头时,要及时克掉,还原良知,这就是养心。

本心就是一个人的初心,也是与生俱来,和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有同工异曲之处。

所以阿源很清楚要找回本心,也要养心!

如何养心呢?

阿源有一段时间痴迷于心理学,特别是关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这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们各行其是,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

阿源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好习惯的培养,在《自我成长公式》中推出了四个自我的论述,以帮助自己养成好习惯。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画.悟(187)

    坚信某一刻,阳光会普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小鱼儿

  • 易车之悟

    2018年9月,金秋。 16年曾买过一辆小电动,因为种种原因转手,在学校偶尔以共享单车和借别人的电动车代步,当然更...

  • 学易 187

    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箕子,商之旧臣而...

  • 2021-11-15

    《故事里的人生》187 易牙、竖刁和开方 易牙、竖刁和开方是我国...

  • 闻花所思

    花的魅力在于它的会开也会凋谢,有生命,令人想起人生之易老,青春之易凋,因而不负韶光、热爱生命,睹物而悟生命...

  • 静居家易

    原创:邓从云。 东奔西跑 还是家好 冲泡普洱 景瓷观止 静品之易 细悟风水

  • 在易效能成长的日子……

    187期(上海)线下课总结(2018年1月6-7日) 一、序言 2018年6、7号两天参加了易效能187期线...

  • 易∙难

    挑易,容难;始易,恒难;收易,择难;知易,行难;践易,悟难

  • 【养生之道】天隐子  渐门篇

    二、漸 門 篇 《易》有漸卦,老氏有漸門。人之修真達性,不能頓悟,必須漸而進之,安而行之,故設漸門。...

  • 回归初心,汲取阳明心学的无穷力量

    近月习读《传习录》,似有所悟,然提笔又无从着落,自思尚未领会先生之说,可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易”之悟 18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fr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