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859112/4647ed98c217e706.jpg)
今天的内容初读犹如天书,慢品,渐清晰,是一气周流在不同层面的体现,是黄老先生把散在各经典中的医道集成,如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把孔孟学说落地变得可操作。不知黄老先生悟透一气周流时有没有如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的狂喜?想必是有的。
四圣心源当如传习录在儒家,是集成,是入口。无精力读内经伤寒原著只读四圣心源也可基本明医道医理,而有精力读则可以加速理解与吸收。
腑脏生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 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 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 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人是否受命运的支配,意见不一。而从此段可以看出,人的先天在生命初成的那一刻,便已决定。聪明与否,体格是否健壮这是可以肯定的,已经确定了,而贫富贵贱难道在那一刻也能定了吗?那人生也确实是太过于被动了。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肾为癸 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 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 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也。
12经络互为表里,五脏为阴经,六腑为阳经。脾与胃相表里,同属土,脾升胃降,肾与膀胱相表里同属水,肝与胆相表里同属木,心与小肠相表里同属火,肺与大肠想表里,同属金,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同属相火。但其中所带甲乙丙丁庚辛壬癸,是什么目的则不理解。
(查了下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十天干;地支有十二种,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气血原本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 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 行,故清凉而化辛金。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 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 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肝木即肾水 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肾水温升而化木者, 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 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布也,其 在脏腑则气也,而在经络则为卫。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 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则为营,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脾为生血之本,在一气周流里脾气左转而生肝血。胃为化气之原,胃气右转而肺气。营为气卫为血。
精神化生
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肺气清 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水之寒者,五脏之 悉凝也,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火之热者, 六腑之尽发也,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阴 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贝气清而神旺。
神发于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现其阳魂。精 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素问》: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盖阳气方升,未 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 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 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 入也。
气之初生为肝魂,气之全升为心神。气之初降为肺魄,气之全降为肾精。
魂魄一直以为迷信的东西,却是中医的精华。精神一词愿原来也出自这里,心神肾精共为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