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生活

读书生活

作者: 杜志伟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10:54 被阅读0次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想起我能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得益于自己的父亲。

    父亲不是出生于书香家庭,爷爷是当时十里八乡的庄稼高手。听我父亲讲:爷爷能把一张犁用得出神入化,他梨过的田埂和拉着线打着尺子一样的笔直。奶奶出生于殷实富足之家,一辈子保留了大家闺秀的风范,生在农村却从没有下过一次地,印象中也从没有见她看过书,有的只是她讲究地吃穿,把内衣都煮煮消毒的情景。

    但是,几个子女爱看书的多。嫁到本村的小姑姑作为一个农村的妇女,我小时候只要去她家,都能看到她斜歪在床上看书的情景。我的三姑是当时学校里的一枝花。容颜和读书让所有人都惊为天人,手里一边缠织布梭子一边听课,照拿第一名不误。大伯考上师范后来又成了百货公司的经理,读书不辍。我的父亲继承爷爷衣钵,也是庄稼地的行家里手。他的床边每天都放着一本书。夏天,一张凉席儿铺在地上,旁边总散落着几本书,与粘满泥巴的鞋子和黝黑的赤膊显得格格不入。

    很难想象一个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庄稼汉。一天的劳作之后。把看书作为休息的方式。他的床边除了一些和现在的《读者合刊》一样的大小和厚薄的中短篇小说集,叫《二月》还是什么,都已记不清楚了。其中不乏名家名作。初中时,我把父亲床边的四大名著和《围城》《射雕英雄传》等等都挪到了我的床边,囫囵吞枣地往肚子里咽。遇到《红楼梦》中讲穿戴、对诗和做菜,都隔过去不看。等到家里没书可看了,就又捧起红楼啃一啃。

    那时候上学学的什么都忘了。只记得刘月霞老师让我们背诵一份什么语文报上的作文,天天背,天天抄,不知道为什么而背,不知道做什么用,我只是老实听话,叫背就背。

    终于,有一次,我要参加中心校的作文比赛了!那次我从一个默默的无名小卒一鸣惊人,竟然成了十里八乡的小名人。记得当时作为老师的堂哥回来给我讲:大家在看到一篇作文时,惊为高考作文,赞叹不已。因为那时上农村小学三年级的我会编打油诗了,还有押韵的句子:“真是党的政策好,人们志气高啊!”那时候没有人讲过押韵的知识,但不知道为什么会用。想来是看了红楼中的诗句吧!虽然当时读时是生吞活剥,但是在潜移默化的浸润中,读过的书,就如同从小到大吃过的饭,看不见但是早已经融化到自己的骨肉里。

    我堂哥还在纳闷:我们村没有姓李的人怎么叫李大爷呢?我说看书上的,书里的大爷不是姓李,就是姓张,从来没有叫杜大爷的,所以就杜撰出来一个李大爷来。哥笑我会活学活用了!父亲读书给了我莫大的影响,小学刘老师让我每天背诵使我有了语感。

    读书、背书,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把传统的精髓丢弃了,很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做练习册,做过关卷。这是急功近利,不符合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规律的。直到今天,反思自己走过的路,有了一些顿悟。

    如今,当纷扰的喧嚣让我们不能六根清静时,读书真的需要静心。今天,逼着自己捧起于永正老先生的《我这样教语文》重读时,里面许多朴素的话真是字字珠玑,耐人回味:

    好文章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感谢读、写的习惯。它充实了我的人生,成就了我的事业,并且让我的人生留痕。

    阅读课就是读书课。堵不住烦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

    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

    我把里面的许多话画下来,仔细琢磨,很有收获。

    读书让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在繁杂的生活和工作中不迷失自己,一本书可聊以解忧,何乐而不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mx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