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跑步,这得益于校长的指点、鼓励与支持。校长是我加入跑团的发起人,跑团已成功地坚持了六七年,队员也有近百号人了。他把跑团当作一个学校,大家也喜欢称他为校长,他也很享受这个称呼。
校长是自己跑过马拉松的人,大大小小的比赛参加过很多次,在他的鼓励下也有不少的队员都有过马拉松的经历。
在他的鼓励下,我从三公里、五公里、八公里不断地提升跑步的距离。虽只跑了短短的93次,395.7公里,但最近已经有六次超过10公里里程,最过的距离达13.13公里。在校长的一再鼓励下,我还是冒着勇气报了长沙的马拉松,准备跑个半马试试。
其实,在跑步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就有歇一歇的感觉。这种想法不好,其实就是惰性在作怪。好在,每天跑步都能找到对付的方法。我现在的做法是,每次跑步先订大目标,再把目标分解,然后一步一步地去实现他。比方说十公里的距离,我会把他分解成3公里、5公里、8公里、再到十公里。又分别以跑步要经过的三座桥为参照物,每跑过一座桥就当作小胜,然后再去追逐下一座桥。折返时同样把它们作为目标参照物。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跑向了终点。
人生就是如此,一些大的目标看起虚无缥缈,如果不加以分解,冷不丁就可能放弃掉了。如果科学分解成小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内容大小一一攻破,成功就容易得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