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文字排列的逻辑

文字排列的逻辑

作者: 苏本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12:30 被阅读14次

文字排列的逻辑(二十)

——经典美文的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美文之二十: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比较经典的范文。

先来看开头: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树的海洋。

这篇文章是典型的一篇逻辑条理十分清晰完整的写景文章,而且也是典型的总分总的逻辑结构的文章。这个开头是个总起,总的告诉我们小兴安岭有很多树,树的种类多、森林面积广,是一个绿色的海洋。

接下来,从春夏秋冬按季节顺序来写小兴安岭的美景。首先来看看春天的小兴安岭: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这段话写小兴安岭的春天写得非常美。总共四句话。树木抽枝长叶,积雪融化。这是并列关系的两句。积雪融化以后,溪里涨满了春水,这是承接关系。我们可以体会到雪的洁净,水的清冽,溪水很欢快。接着从树、雪、溪水等自然景物,写到动物:溪边散步的小鹿,有的俯身喝水,有的侧头欣赏溪水中的倒影。这又是一种承接关系——小鹿是在涨满的春水的溪边散步。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小鹿的自由、惬意和幸福。生活在小兴安岭太幸福了。地球的森林真是无价之宝。

再来看夏天的小兴安岭: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夏天的小兴安岭也特别美。这里写出了夏天小兴安岭的特点。树木长得更茂盛了。春天的时候写了树、雪、小溪和小鹿。夏天也写到树,当然夏天的树变得更茂盛了,这便是特点上的变化。作者没有写小溪、小鹿,而是抓了夏日里某一天的早晨开始写起。先是起雾了,雾气把森林笼罩住了。太阳出来了,穿过树梢照在草地上。然后写了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野花。这些句子与句子之间都是承接关系。小兴安岭给人以宁静的美感。同时也给了读者语言上的美感,尤其是第一句用上了“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三个叠词,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都说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小兴安岭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另一种美。先从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写起(注意,开头提到过这两种树,这是写作当中的一种呼应手法,原来在写景的文章当中也是可以采用的),这一句写到了白桦和栎树的黄叶、松柏的苍翠,对比之中呈现出秋天的小兴安岭的多彩。秋风吹来,落叶飞舞。这时候,小兴安岭给人们献出了许多宝贝。这些句子之间都是承接关系。

这里给我们写作上有一些启发:写景的文章是不是也需要细节?答案是肯定的。一个是“另起一个具体时间的方法”,比如,“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一个是“另起一个具体条件的方法”,譬如,“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里的“秋风吹来”就是一个具体的天气条件。有具体的天气,便有具体的景致。

冬天的小兴安岭又是另一番景象: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的,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冬天,东北的小兴安岭自然离不开雪。从空中写到树上再写到地上。明显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在写。飞舞、积满、厚厚的,又松又软,没过膝盖。同样写雪,句子有短有长。后面两句话有一点因果关系的逻辑:因为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所以动物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后面写了三种动物在冬天里的生活,写得很有趣味。尤其是松鼠——有时候松鼠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这真是一个妙笔,冬今春来嘛,回扣了春天,尾首相顾。冬天写到雪,春天也写了雪。冬天是雪花飞舞,春天是积雪融化,溪水淙淙。

再看结尾: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总结全文。显得很完整。这篇文章很明显的是总分总的逻辑结构。

启发:在写景物的时候,不仅写植物,还写动物,显得很有情趣。首尾相顾,显得很完整,有意趣。另外,在写景物的过程中运用童话的元素,拟人的手法来写动物,使得所写的景物更加生动,更富有童心童趣。

相关文章

  • 文字排列的逻辑

    文字排列的逻辑(十七) ——经典美文之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之十七:以《颐和园》为例 好的文章,都有清晰的逻辑。《...

  • 文字排列的逻辑

    文字排列的逻辑(二十) ——经典美文的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美文之二十: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 《美丽的小兴安岭...

  • 文字排列的逻辑

    文字排列的逻辑(十八) ——经典美文之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之十八:以《富饶的细沙群岛》为例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

  • 文字排列的逻辑

    文字排列的逻辑(三十二) ——经典美文的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美文之三十二:以《雨》为例 《雨》这篇短文很适合低年...

  • 文字排列的逻辑

    文字排列的逻辑(三十五) ——经典美文的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美文之三十五:以《金色的草地》为例 《金色的草地》是...

  • 文字排列的逻辑

    文字排列的逻辑 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为例 叶圣陶老先生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是一首经典的现代文短诗。诗歌虽短...

  • 文字排列的逻辑

    文字排列的逻辑 以《乌鸦喝水》为例 《乌鸦喝水》虽然是一个简短的故事,却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 一只乌...

  • 文字排列的逻辑

    文字排列的逻辑(二十一) 经典之二十一:以《企鹅寄冰》为例 《企鹅寄冰》是一篇由赵冰波先生写的童话,讲述的是南极企...

  • 文字排列的逻辑

    文字排列的逻辑(二十七) ——经典美文的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美文之二十七:以《雷雨》为例 《雷雨》这篇课文之所以...

  • 文字排列的逻辑

    文字排列的逻辑(二十八) ——经典美文的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美文之二十八:以《画杨桃》为例 《画杨桃》这篇文章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字排列的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sj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