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提到了字典式认知,什么是字典式认知呢?大致意思是只知道概念,而不知道本质、原理和用途等。仔细想想,我们自己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面对一些问题时,也局限于字典式认知。比如,我们在谈论一本书时,只能说出这本书的作者,大概内容或者几个零散的观点,很难描述出这本书的整体知识框架,也说不上来书中的理论我们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我想很多人都存在这种情况,但最可怕的是我们还意识不到这样做的危害,还以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比别人厉害很多呢。
长期痴迷于字典式认知,无非让我们是多了一些谈资,但最大的危害是会让我们的思维层次越来越浅,碎片化知识越来越多,而在需要的时候又用不上。这也就是我们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字典式认知是碎片化知识主要表现之一,它无法形成知识网络,在大脑中就是一个单独的记忆点。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系统化的内容,不喜欢零碎的东西。以至于我们在调用的时候,很难调出,即使调出了,但是又不知道如何用。就像我们在电脑中搜索内容时,我们搜索到有效的内容都是整体的系统的,无效的内容就是一个标题或几句话。
那么,我们该怎么破除字典式认知呢?有几点建议。
1.建立知识框架。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包括工作学习生活中能用到的各个方面,比如生活保障、为人处世、读书、心态、职场、理想等。每个方面再建立细分知识,对每个细分知识建立整体框架,比如读书再细分为读书方法、必读书目、读书笔记等。依次类推进行细分,逐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我们掌握的知识就是系统的,深入的,完整的。
2.学会深度思考。我们读书或者学习某项知识时,不能光看表现内容或现象,要学会深入的思考这个知识点的本质是什么,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它的来源是哪里;我们能用它来做什么;通过这个知识点还能联想到哪些其他知识。通过深入系统的思考,我们再结合建立的知识框架,就能更加全面的掌握知识。
3.树立批判性思维。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批判性思维,要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个知识点对我有什么意义?作者说的是否是客观真实的?我真的掌握了吗?我能给别人讲清楚吗?等等。通过不断的反问和批判性思考,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更加客观和真实,就能逐渐远离字典式认知,获得真正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
以上三点供您参考。愿我们都能远离字典式认知,不断提高认知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