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诗歌的仪仗队中,气势磅礴的边塞诗展示着国威;在雄健的边塞诗人中,高适可谓是旗手。
高适,字达夫、仲武,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旧唐书》曰:“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他成为唐代历史上仅有的因军功而至封侯的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高适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一生充满坎坷曲折且富有传奇色彩。三十二岁,赶赴长安城参加科举,遗憾落第。四十六岁,被当时的睢阳太守张九皋推举,受封为丘尉。在五十岁之前,他穷困潦倒,甚至沦落到乞食度日。后来他毅然投笔从戎,十年间就从舞文弄墨的诗人一跃而成纵马疆场的将军。所有这些,都和他一次自觉不自觉的站队有关。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他力谏唐玄宗反对分兵的立场,无意间迎合了后来成为皇帝的李亨的需要。正是这一立场,让他有机会被唐肃宗李亨视为心腹,并予以重用。
开元二十六年,一个跟随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出塞的朋友写了一首《燕歌行》拿给高适看,高适用同一个题目和了一篇。那位朋友的原作已湮没无闻,高适的和作却成了边塞诗经典。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末二句,诗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尤具有批判力量。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
高适赠别朋友的诗也尤其显得豪迈动人。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其一)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其二)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诗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当时两人还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全诗前两句采用白描手法描写眼前之景,大雪纷纷,黄云漫天。任谁置身于此情此景,不免心里都会落寞。但高适却话锋一转,告慰友人,前去的路上一定会遇到知己,肯定有欣赏你的人,不要觉得孤单。“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高适的诗写得好,当然是因为他的天禀,但他对诗作虔诚的用心也是不可多得。相传他曾外出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一座禅寺时,触景生情,在寺庙的墙壁上题诗一首:“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离开禅寺后,他看到钱塘江水月落时,江水随潮而退,只剩半江水。觉得该把“前村月落一江水”中的“一”字改为“半”字。巡察归来,高适特地回到寺院,把墙上的诗改了。
张爱玲说过: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使用恰当的话,它能将一块普通的石头琢刻成宏伟的雕像(《心愿》)。高适的人生在讲,没有太晚的开始,命运所有的安排或者都是为了等待一场厚积薄发。没有数十年的苦读,高适无法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诗人;没有五十岁上毅然投笔从戎对理想的坚持,他也不可能完成封侯拜将的文人传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