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刻意练习的一周,潜心阅读了《刻意练习》这本书前几章,参加了刻意练习训练营,以deal作为刻意练习的目标。
“有意义的正面反馈”
这周潜心阅读《刻意练习》,其中的一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一名主修心理学、坚持长跑的普通大学生史蒂夫·法隆参加了“刻意练习”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的任务是:研究员以一秒一个的速度读出一段数字,史蒂夫需要努力记住所有这些数字,并把数字准确无误地背给研究员听。经过刻意练习,史蒂夫最终能记住82位随机的数字,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刻意练习”的方法对该项目训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研究员发现史蒂夫坚持完成项目的很大部分原因是——有意义的正面反馈。
在史蒂夫的案例中,他是有报酬的,尽管无论他能否记住数字,他都可以拿到他的报酬。但是他之所以如此狠逼自己进步,很大部分原因是他确实乐于见到自己的记忆力得到强化,那种感觉很好,他希望一直有那种感觉。此外,在他的记忆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他某种程度上成了名人;关于他的故事开始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他还在许多电视节目中亮相。这为史蒂夫提供了另一种正面反馈。一般来讲,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
史蒂夫的案例让我有很大的反思:
中国人总是会想使用羞耻感来激发更大的动力。比如,父母会对孩子说:“那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你以后还能弄成个啥?”领导会给职员说:“猪脑子吗?这样的错误都能犯?”
当我们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内心的潜台词其实是:“我希望你可以做得更好一点。”但是总觉得直接这样说“不够劲儿”、“震撼效果不够”、“没法让他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就想要用羞辱、打击的语言,让他生发出想要进一步努力的动力。
这是个巨大的误区:
让人感觉更糟是不会让人做得更好的,只有感觉更好才会做得更好。
就像史蒂夫的案例,如果他每次犯错就被研究员羞辱,他可能止步于记住8个数字这样普通人的水平。然而研究员只是客观地记录他的进度,错了就减少需要记忆的数量,给他时间建立自己的“检索结构”。再加上内在和外在的积极正面反馈,让史蒂夫从素人一跃成为记忆大师。
这一点在李可心、李天豆身上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在教育孩子方面,使用语言上我一直很谨慎。在看到他们“做到”一些事情上,我都会当面、当众、不吝惜辞藻的鼓励肯定他们。跟他们一起探讨: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他们为什么对这些事情感兴趣,他们为什么愿意坚持?
我也会给他们创造各种契机来展现他们的优势:
李可心手工很好,我就请她帮我缝衣服,请她帮我用硬纸壳做桌面收纳盒,帮我裁剪布料打造家里的氛围感;
李天豆最近热衷默写26个英文字母,我就邀请他作为小李老师在英语兴趣小组里教给大家写英文字母,现在他激动地每天都要为第二天要“教”的内容“备课”。
然而……
对我自己,我却总是习惯性用指责、批评的方式来给自己加压。
我总是能看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总是会想下一次该如何提高;
别人对我的意见,我会铭记在心,深深认同,努力改正;
每当自己想要放松的时候,总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你还不够好,你怎么敢停下来?”
兜兜转转很多年,我依旧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什么原因,内心里扎进了这样一根毒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样疗愈伤口,拔出毒根;这样的思维习惯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也让我成为了“更辛苦的自己”。
人生中第一次有些许转机,是在为智梅姐做课程助理的时候。
全国知名育儿讲师温智梅老师邀请我做她的课程助理,我很战兢。虽然已经非常努力,还是总觉得投入的时间不够多,做得不够好。有一次出现了工作失误,智梅姐跟我聊天,还没等她说什么,我先主动承认错误,痛彻心扉。智梅姐给我说:“不要紧张,没什么的,感觉越好做得越好,你现在感觉好吗?”
感觉越好做得越好;
感觉越好做得越好;
感觉越好做得越好……
那么多年过去了,回忆这件事,眼泪依旧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人生中太多人告诉我:
你要努力;
你要成长;
你要加油;
你要更好;
你怎么能这样?
但是却很少有人会告诉我“你真的已经很好了”,即使有人这样给我说,我也基本上不会相信。那一次,我相信了。
现在每当我又开始习惯性指责自己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你已经尽力了”;
当我累的时候,我会停下来,不带焦虑的什么都不做;
当我开启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会问自己“你开心吗,你感觉怎么样?”
如果一件事我真的感觉很不好,内心很抗拒,我不会像以前一样“这件事对就应该这样做”而勉强自己。
我只是迈开接纳自己的一小步,感觉轻松了许多。
“感觉越好做得越好”。
“疼醒了”
周三凌晨,我是被胃痛给疼醒的。
醒来发现自己一身的冷汗,头像被闷棍敲了一棍一样发懵的疼。我以为自己是饿的了,跑到厨房里摸索出来一个苹果啃,啃到一半觉得胃里又蛰又疼,忍不住到卫生间全吐出来了。想着喝口水吧,谁知水刚下肚,水混着胃液全都吐出来了。
这样折腾了几个小时,挣扎着从卫生间走回卧室,一头倒在床上,连给自己盖个被子的力气都没有。就这样捂着胃,窝在床上,嘴里绝望地念叨:“老爸救我,老爸救我,老爸救我……”
就这样似梦似醒地躺了几个小时,感觉胃不疼了,不再出冷汗了。
凌晨的黑色几小时让我有了一种濒死的感受:疼、虚弱、无助、绝望。
那一刻,所有的坚强和努力,身边所有的人似乎都消失了。
只有我和疼。
回忆这段时间自己的饮食——太辛辣了。窝在家里时间太长了,嘴巴里淡得很,吃什么都没有味道。就想办法做了几顿火锅、米粉,婆婆做的辣椒酱更是一顿不落大口大口地下饭吃。
其实胃早就有毛病了,去年做了胃镜,切除了胃息肉。老实了几个月,药吃完了有点改善,又开始忍不住满足口腹之欲了。总想着偶尔吃点也没事,总想着吃了我也没啥啊,总想着改善一下伙食,一来二去的把自己搞成这样。
醒来第一时间给大李发消息忏悔:
真的已经不再年轻了,没有了放纵的资本;再也不能暴饮暴食,贪图舌尖上的享乐;要不然老的时候真的会死得很惨,要不然努力挣的钱都用来看病了。
谁知道,好了伤疤忘了疼。刚好一点,吃饭的时候看见婆婆做的辣椒酱又忍不住夹了一筷子,下午上厕所就开始出血了。
其实我很感恩这次病痛的经历。
我总觉得自己无坚不摧,总觉得自己的路程还长着呢,总觉得自己硬邦着呢,总是拼了命的做事情。如果不是这次疼得痛彻心扉,我还不知道悔改,还总想着“没事”,可能得等到酿成大问题了才幡然醒悟。
看了不少胃病的视频,发现腌制类的食物,热辣的食物,加工的食物是胃病的罪魁祸首,也是我餐桌上不断端上的食物。
以前一直太忙,吃饭太糊弄,这段时间居家,我得好好做饭,好好吃饭。
“孩子的典礼”
这段时间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带着李可心、李天豆、雅博、谦君、羊羊、楚楚6个孩子,每天中午一起学习。
刚开始只是我教给他们用城邦法学习英语拼读,后来每天给他们布置一道语文作业,一道数学作业。因为都是趣味性的内容,孩子们完成得不亦乐乎。
有一天,不知道该布置什么作业了,就突发奇想:让孩子们自己担任数学、语文、英语、美术老师,孩子们给孩子们布置作业,孩子们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孩子们给孩子们纠正错误。
只是突发奇想的偶然尝试,却让我有了非常惊喜的发现:孩子们真的是太会当老师了!
布置的作业有趣、有创意,检查作业的时候认真负责,又能有礼有度地指出对方的错误。
这样的学习持续了大半个月,我承诺要带领孩子们学习的内容完成了,我们便着商量要举办一次“孩子们的结业典礼”。
羊羊做导演,楚楚做演员,雅博做主持人,李可心做摄像宣传。
每个孩子都在妈妈的帮助下,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意,把这个典礼打造得有声有色。
周四晚上,6岁的羊导召开了筹备会,给大家安排了各自的任务,商讨了节目环节,有绘画、有故事、有歌曲、有游戏,并且要求大家全程要用英语展示。
曾经想过放手让孩子自己做的效果,但是怎么想也没有想到可以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想法。我也再次意识到:
孩子们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是我们把孩子给“想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