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488小时,第2419日
阅读《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
1129年,高宗的独子赵旉因受到突然的惊吓而夭折,年仅四虚岁。高宗心神错乱,自言对床笫之欢已失去兴趣。虽然实际上才刚刚 20岁出头, 1131年,高宗便下令在宗室中选拔男孩,作为继承人的可能人选来养育。
高宗在南方没有任何像侄子一类的近亲可以选择,太宗一系聚居在开封,大多数都做了女真人的俘虏,因此可供高宗选择的太祖子孙要大大超过太宗子孙。
赵汝愚的政治生涯长达三十年。上文曾经提及, 1165年,他殿试程文第一,只是由于第一名必须选取普通举人的传统,才没有当上状元,但是却得到了名声。此后,他先后三次——时间分别为中进士之后, 1170年代晚期和 1191年以后——在朝为官,又在福建、江西和四川担任了一系列地方文武职位,只受过一次查无实证的弹劾, 树立了诚实、正直、富有才干的形象。
留正的罢相倒像是汝愚命运的预演。虽然一片忠心天日可鉴,赵汝愚却不堪攻击。韩侂胄这个挑拨离间的老手很快就让宁宗对汝愚的行为产生了怀疑,而汝愚旧日盟友赵彦逾又列了一个“当日贤者”的名单,说是汝愚的党羽,这就更坐实了
宁宗的怀疑。也的确有人曾经盼望汝愚的抱负能够更远大。他在四川时的下属游仲鸿( 1138—1215)在即位危机中写信给汝愚,希望汝愚自己来做摄政。汝愚读后,感到十分恐惧,烧毁了来信,也没有回信。后来游仲鸿又两次提出类似的建议,汝愚都没有回复。尽管汝愚自己并未参与其中,但是,游仲鸿等追随者的口没遮拦却可能早已点燃了皇帝的怀疑之火。
尽管赵汝愚和韩侂胄的斗争中夹杂着一些大事,比如道学的兴衰,但汝愚的倒台首先应当归咎于他的宗室身份。汝愚的传记载,有人教唆韩侂胄说,就凭汝愚是宗姓,“只要诬蔑他图谋危害社稷,就能一网打尽”。
南宋没有重申这一禁令,但是考虑到淮南地区来自金朝、边境军阀和土匪头目的不断的危险与冲突,按道理讲,宗室在淮南任官理应受到一定限制。像伸夫这样长期在淮南任职却没有引起争议,充分表明了朝廷对宗室官员的信任,而南宋的宗室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
赵竑的叛乱震惊了当时朝野,这是宋朝第一起宗室叛乱,其中牵涉的又是六个月以前还最有希望成为皇帝的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一些,从比较的角度看,正是这种例外决定了宋朝皇室的超稳定性。不论是在中国的汉、唐、明、清,还是在罗马、奥斯曼等前近代帝国,以骨肉相残的血腥斗争来决定继承权的归属,都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在这起宋王朝最不正常的皇位继承事件当中,当刚刚遭到废黜、精力充沛的前任太子不情愿地举其反叛的旗帜时,却无法得到任何像样的支持。宋朝政治文化中反对使用暴力达到政治目的的重要文明特性,由此得到明证。
1255年,在做了三年出色的知西外宗正事之后,以夫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侍读,他托病谢绝了。听到这个消息,皇帝伤感地叹息,将他的官阶从承奉大夫(正四品)提升到光禄大夫(从二品),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恩典。 1256年以夫死后,理宗给了他最高级别的赠官:开府仪同三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