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做个多选题热热身: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迷信?
A、找跳大神的给病人驱邪治病。
B、加入传销组织并深信能赚大钱。
C、听王大妈说某股票潜力无限,于是重仓买入。
D、发奋研读成功学著作,期望能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E、陌生人连续10个交易日对某只股票的涨跌预测都准确,于是让他帮忙操作炒股。
F、信春哥得永生,期末绝对不挂科。
别急着回答,再多想想,我先说说为何要写“迷信”这个话题。
以前我对待迷信都是“一巴掌拍死”的态度,从未觉得有什么值得深思的。
然而在“007不写就出局”的上一期作业中,战友洋洋写了一篇文章《迷信为何经久不衰》(点击阅读),却让我看到迷信有时也有积极的一面,这引发了我的反思,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洋洋战友的文章还是我这篇,都不是在为迷信思想正名。只是发现,在迷信各种“恶的阴影”下也存在被忽略的“光芒”。这属于纯兴趣上的探讨。
一、迷信的定义
关于上面的选择题,其实关键不是如何判断,而在于确定“迷信”这个概念的定义和适用范围。对迷信不同层次的定义,会有不同的答案。
实际上,迷信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
广义的迷信是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任,并无意或排斥进行有效验证。
狭义的迷信是说:对尚无法解释的事件进行不可证伪的解读并深信不疑。
所以,这道题是有两种答案的。除了F是纯搞笑以外,如果是狭义的迷信,那么答案只有A;但如果是广义的迷信,那么答案就是ABCDE。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迷信,其本质都是在信息不充分、背景不了解、逻辑不清晰的情况下,盲目相信某种行为具有神奇的效力。
先把迷信的定义说清楚,以免对后面的内容产生误解。洋洋的文章和本文都是以广义上的迷信为讨论基础,当然,广义包含狭义的范围。
二、迷信的心理机制
迷信的表象和形态看似玄奥多变,其实它的心理机制非常简单。
吴伯凡老师说:理智、欲望和恐惧,这三种要素在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判断中都在起作用,只不过配比不一样,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判断结果。
对于迷信来说,实际上就是欲望或恐惧占据了绝对的主导,理智被压制时,对事物判断产生的失误。
当欲望占绝对主导时,容易出现“重仓王大妈推荐的股票”这类迷信。
当恐惧占绝对主导时,容易出现“请大师发功治病”的这类迷信。
但无论是欲望还是恐惧,都只能压制理智,不能完全消灭理智,否则人是无法进行判断的。
甚至,欲望和恐惧本身也需要最基本的理智作为支撑,或者说它们是最原始的理智,这既是本能。
这意味着,对于迷信这件事,其中也应该存在理智的部分。
既然有理智的部分,而理智是趋向于有利于人生存的。由此推理,迷信中也应该存在正面价值或积极作用,才能让迷信成为被选择的动因。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洋洋的文章里,正是用了积极作用的视角解析了迷信的“魅力”来源,也是我对此产生兴趣的根本原因。它颠覆了我的固有认知。
三、迷信的价值
在洋洋文章里,展现了迷信三个被忽略的正面价值。我对其重新进行了整理和解析。
1、对希望本身的渴望。
例如,很多病重之人及其家属,在现代医学已然无力回天时,会选择找所谓的“江湖神医”和各种“偏方”。
其实他们未必相信,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尝试,反正情况也不会更坏了。
当人们陷入绝境时,即使是迷信带来的渺茫希望,也好过纯粹的绝望。
比面对绝境更可怕的,是没有任何办法的面对绝境。哪怕明知道根本不靠谱的方法,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尝试,甚至不计成本。
此时,人们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希望本身。
2、满足了一部分‘我要做些什么’的需求。
面对一些我们无法掌控的事,那种极度的无力感有时比事件本身更具杀伤力。
比如婴儿被惊吓哭闹不止,老一辈就会用“叫魂”的方式解决。
其实惊吓后的哭闹就是婴儿宣泄攻击性的正常反应(心理学的解释是:婴儿天然会认为外界的负面刺激是指向自己的),不需要“叫魂”,也会逐渐好转。
但即使我明知道这个道理,当我家娃遇到同样的情况,老妈去“叫魂”时,我不仅没有阻止,还确实觉得心理踏实了一些,也减轻了焦躁的情绪。
折磨人的不是孩子的哭声,而是不知道怎么办的无力感。
这还只是在一些小事上的无力感,如果面对那些要命的重要事件,即将失去的越多,无力感就越强。
毕竟,“我什么都做不了”和“我尽力了”虽然结果可能一样,但日后的心理状态是天壤之别的,对未来造成的影响也无法估量。
3、迷信有时候是有实际用途的。
比如让一些难以启齿的事合理化,或者将复杂的事进行简单化表述。
洋洋在他的文章里对“冲喜”这种迷信的成因进行了大胆的猜测:
中国古代的孝道传统要求,父母去世后子女要守孝3年,且守孝期间不许结婚。父母病重时,子女也不好意思提结婚的要求,可如果不能在父母去世前结婚就要等3年以后。那个时代,女孩都是很小就嫁人,稍微大一点就嫁不出去了,所以女方往往无法等那么长时间。于是就发明了“冲喜”的做法,说用喜事可以冲走厄运,从而让父母恢复健康。最后不管父母是否能好转,反正靠着这个“借口”先把婚结了是真的。
虽然这只是个猜测,但无论是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是现实逻辑都非常合理。如果真如洋洋的猜测,那我们就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了。
事实上,这种有积极作用的迷信范例还有不少。
比如最常见的:卧室里不能有镜子,尤其不能对着床,否则会被鬼吸取精魄。
我猜是由于半夜起来,迷迷糊糊的看到镜子里披头散发的自己(中国古代男女都是长发),会误以为是鬼,胆小的也许就被活活吓死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就编出这个迷信的说法。
再比如:孩子吃了祭祀仪式上的供品能增大胆量还能辟邪。
这个迷信说法,大概是以前穷人家在祭祀祖先之后,为了能合理吃掉供品(食品类)避免浪费编造的迷信。
其实,到底是为了现实作用编造的迷信,还是我们过分解读了迷信并不重要,因为实际效果就是如此。
与其说这些是迷信思想,不如说是迷信故事。人天生就爱听故事,故事比道理的传播能力高好几个数量级,而恐怖故事又是其中最强的。
而且,要按照正常的原因去解释为什么“要在父母去世前把婚给结了”或“有可能被镜子里的自己吓死”是非常麻烦的,不如编个迷信故事,轻松简单的达到了相同的效果。
四、如何判断迷信
由于迷信有上述的正面价值或积极成分,全盘否定迷信,显然不是最佳选择。
现在我们看到了迷信积极的一面,还需要破除它邪恶的一面,才能安然的享受迷信带给我们的好处,而避免在不知不觉中掉进坑里。
火中取栗却被烧死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需要一些简单有效的判断迷信的方法。
迷信通常有三个特点,抓住它们,要分辨迷信就不是难事:
1、关键信息缺失
迷信的关键信息往往是缺失或不清晰的。
比如有人极力拉拢你加入一个组织,说能获得各种利益,却不能告诉你这些利益符合市场规律的来源。
这就是缺乏关键信息,此时可以将其归属于迷信的行列,这是判断传销组织和金融诈骗的利器。
2、奇迹常态化
奇迹是极小概率的随机事件,而迷信通常会让奇迹频繁出现。
一个人连续说中某只股票10轮涨跌,可以是一次奇迹,但如果他告诉你能复制这个奇迹,就显然是违背规律且不合逻辑的。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搞不清原因的话,可以直接当迷信看待。
3、禁不住多维度反思
迷信往往只能在一个维度上显得合理,一旦你多换几个维度去思考和验证,就会发现行不通。
比如成功学总是告诉我们“努力就能成功”,可“努力”只是执行维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从价值观维度、自身条件维度、环境资源维度去考虑呢?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养成反思的习惯是破除迷信的最有效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对“迷信”这个概念进行反思,实际上也是一种迷信,是迷信我们对“迷信”概念的固有看法。
2018.09.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