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村上春树的觉醒之作,当时想要买这本书完全是被这本书的名字和封面上的话“17天,我不曾合眼。17个白天,17个黑夜,无眠的世界,你能做些什么?”所吸引。
大家对于这本书的评价是它拥有卡夫卡的荒诞和爱伦·坡的惊悚。本书,由德国著名画家精心绘制插图,所以插图也十分有个性,我很喜欢。
写《眠》前,村上春树四十岁,遭遇写作与人生低潮,。他到希腊与土耳其旅行一个月,一气呵成写下这个故事。这一点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体会的到。没有一个生活安乐的人可以写出这样的故事。
《眠》写出人极端状态下的极端表现,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是一篇叩问人的主体性,围绕“我”自身的失落来而展开的作品。“我”失眠整整十七个昼夜,可“我”并不是学习压力大或者工作压力大的人,而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全职家庭主妇,丈夫是高收入的牙科医师,一个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家庭生活风平浪静。失眠起因于一个梦,梦见一个穿黑衣服的老人举起水壶往“我”脚下不停倒水,而“我”却不能动弹,觉得自己的脚会因此腐烂。 说明潜意识中,“我”被某种东西束缚,正在逐渐腐烂!奇怪的是,虽然连续失眠,“我”却格外的精神,一个人喝白兰地,日以继夜地读《安娜.卡列尼亚》,去游泳俱乐部游泳,深夜驾着车去兜风,觉得自己的人生因失眠扩大了三分之一。
失眠是自己与自己的隔绝,意识与肉体的隔绝。作为长期受失眠症困扰的患者,我非常能体会这种感受,这种情况大约有四年了,周期性发作。 而文中的“我”明明是失眠,精神却极佳,就是莫名其妙的意识与肉体的隔绝。再者,“我”有了充裕的时间,于是去图书馆看了一本关于睡眠的书,书中说:“人这东西不知不觉之间形成自己行动和思想的倾向,而一旦形成便很难消失,除非发生非同一般的情况。换言之,人是活在此种倾向的囚笼里的。而睡眠恰是对这种倾向的偏颇加以中和,调整和治疗。”失去睡眠的中和,“我”认识到了这种倾向,从“倾向”一词“我”想到的是家务。作为义务,我买东西,做饭打扫房间,照看孩子,习惯了。一如操纵简单的机器,一度记住操作程序,往下无非重复。简单重复罢了。这种“倾向”——行动倾向与思维倾向,一旦形成,就成了一股流势,不再是意识决定肉体,而是两者顺着各自流势,各自平行前进——即意识与肉体的隔绝。自己与自己的隔绝来自生活平淡中的松弛与麻木了。平淡中,我们随着地球无休止旋转,很容易忘了自己是谁,正在干什么。张弛之间,把握有度,保持清醒,实属不易。“我”不禁发问:“我的人生算什么?我的人生岂非仅仅如此周而复始?岂非哪里也觅不到归宿?”
这种意识与肉体的隔绝,原因之一便是惯性与麻木,久而久之,便会导致主体的失落。惯性与麻木中,我们很多时候为活而活,按照固有的价值观念与世人的道德标准一路走来,上学,找工作,谈恋爱,结婚,退休,被时间之轮无声无息地推着前进,一转眼,便是半生蹉跎。
读完这本书,觉得像在说自己过去和未来的故事,村上表达的失眠者的痛苦就是我贫瘠的语言表达不出来的那种感觉,但是真的是很有共鸣,我真的有读懂了这篇短篇。十七天十七夜不曾合眼的女人在最后摇晃车子的两个看不清脸的男人就是她的丈夫和孩子,要将她拉回现实。而她想要逃离,排斥,想要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永远做一个机器。人的自我意识复苏往往不是好事,尤其对于那些没有解决方案的人来说,更是一种痛苦。而本书又可算是特别指出女性的独立意识苏醒,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了丈夫、孩子和家庭倾尽一生,这大概也是很多女权主义者的想法。可是这并不是能够轻易实现得不是么,这个社会给了女性和人类太多得束缚。
《眠》中的主人公因失眠而觉醒,重新意识到自身、重获自主和独立,而我们大多数人有张舒适的床,好梦连连。若说人生如梦,那梦中的人,什么时候会醒呢?书中说:“难道死亡就是清醒地望着无边无际的黑暗?”想来就觉得可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