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差了三天终于踏入家门,放下行李,简单收拾便静静睡去,醒来时已经六点多,庆幸的是天还亮着,将那份孤独感、悲伤感褪去了几分,不知屏幕面前的你可否有过这种感觉,周末独自在家睡觉,醒来时天黑了,屋子里也黑黑的,自己不说话,就没有一点点声音,有的可能是窗外的轰鸣或者别家做饭的味道,袭来的是黑暗中莫名的孤独和悲伤,我相信大多独自漂泊在外的人都会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吧,那一刻,莫名的讨厌生活、讨厌自己。
今天看到一句话问的是最喜欢自己的哪一点,我很想回答这个问题,也想了一路,到底喜欢自己的哪一点?其实到现在我也在想,然而此刻我给自己的答案是自己还算有着坚韧、自省的品质吧。不喜欢自己的地方倒是有着一大堆,从外表到内心,从思想到行为,比如懒惰、无趣、纠结、悲观、庸俗,想来很奇怪,很多行为明明当时是随着自己心意的,到后来却很让自己讨厌,或许彼时的我不是当下的我,现在的我也不再理解当时的我,我们讨厌自己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察觉,其实产生这种感觉也是值得庆幸的,一方面,如果是由内而外的看出了自己的不足,马上通过行动去改正,让自己减少这种感觉带来的不悦,另一方面,如果来自外在的误解、比较,那更不必因此烦恼,因为只要做自己便好。
法国作家勒庞写过一本《乌合之众》说到乌合之众就是指当一个人是一个孤立个体的时候,他有着明显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之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群体淹没,他的思想也马上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这个群体存在的时候,他就有着明显的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每个人都争着眼睛,但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是不用眼睛的,他们只听别人说,所以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都是别人说出来的样子,我们都不愿做乌合之众,所以经常否定自己,以前看到别人说做自己就好了,心里总是觉得这话说的很敷衍、也很肤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觉原来做自己是多么不易,却又那么重要。做自己不是给自己某些懒惰的行为做借口,说我就这样,而是发自内心、顺意而为做的事情,说这就是我。

希望亲爱的你不要轻易的否定自己、否定生活,而是真正的做自己,做真正的自己。
最后分享一小段 席慕蓉的《岁月》
原来岁月并不是真的逝去,它只是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却转过来躲在我们的心里,然后再 慢慢地来改变我们的容貌。
所以,年轻的你,无论将来会碰到什么挫折,请务必要保持一颗宽谅喜悦的心。这样,当十几年后,我们再相遇,我才能很容易地从人群中把你辨认出来。
感谢您的阅读,愿你卸下一天的疲惫,晚安 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