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由纽约大学管理学教授梅丽莎-席琳写的《奇才——连续突破性创新者的创意启示录》后,思绪万千,不吐不快。
书中主要借用了爱迪生、爱因斯坦、富兰克林、居里夫人、特斯拉、乔布斯和马斯克六位著名人士的生平事迹和创造成果,来分析他们在创造过程中的个性与共性,并进行总结和归纳,供读者学习和借鉴。
个人理解为:
有两个共性贯穿于他们整个创造过程:天资聪慧和勤奋。
尤其是勤奋,勤能补拙,又何况本就是天资聪慧的人;
爱迪生几十年如一日,天天在实验室工作18个小时以上,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才换来了一千多个发明专利。
够苦吧?可他说:“是不断的工作,让我如在天堂中生活。”这是啥境界!
其他共性依次为:
1、疏离感所致的孤独。
不管是发自内心的个性所为,还是环境引起的外力所致,他们都是孤独的人。而孤独最大的欲望就是寻求别人的理解、认可和赞赏。
爱因斯坦说:“做个孤独者吧,这样就有时间去好奇,去寻求真理。”
2、打破常规的创新意识。
这种意识有天赋的成分,时时刻刻处处以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而体现出来。
比如:不接受学校教育课程限制而独立学习(爱迪生上学仨月,特斯拉、乔布斯、马斯克中途退学);不按社会或世俗规则而另类行事(爱因斯坦以专利员身份研究发表论文);不按常理所想而坚持己见(马斯克造火箭)。
这样的人或事,不适合国内环境………
3、贫穷困境下迸发的发奋图强。
为了生存,人的潜力巨大,困境更容易激发出这种潜力。如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样的道理,没得依靠,更能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和超强的能力。
4、伟大而恒久的理想主义动机。
出于理想主义动机而形成的远大目标,是创造过程中的动力源泉,是拒绝诱惑的屏障,是坚持不懈的催化剂。
没有它明确而强大的感召力,在迷茫的困境里,不被舒适的诱惑带偏才怪。
5、强大的自我效能。
由于视野和能力的限制,常人眼中的不可能,在他们眼里不仅都有可能,而且往往都能得以实现。
有人知道马斯克准备造火箭时,连说:“不可能”。可人家耸耸肩,轻轻的说:“我觉着我行”。
6、天时、地利和人脉的把控。
不管承认与否,每个人都符合“如果……就………”的逻辑。比如:如果居里夫人没有丈夫皮埃里的支持帮助,就不会发现钋元素。
………
此时,最大的感触,也是最想说的话:“我觉着我行,比如:写点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