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杂文中收获的

作者: 散木的读书和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16:39 被阅读25次

    最近读鲁迅先生的杂文。感想颇多,于是一一记录,以日更的形式分享出来。今天说说从他的杂文我学到的东西。

    顺带一提,以下观点,都是由个人阅读时的零碎感想集合而成。纯属拙见,不成系统,仅供交流。如有高见,望不吝赐教。

    一、广博的知识,覆盖文化、伦理等领域。讲到胡须的形态变化,他这样写道:“清乾隆中,黄易掘出汉武梁祠石刻画像来,男子的胡须多翘上;我们现在所见北魏至唐的佛教造像中的信士像,凡有胡子的也多翘上,直到元明的画像,则胡子大抵受了地心的吸力作用,向下面拖下去了。”《看镜有感》中有这样的描述:“古时,于外来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红花,海棠之类。海即现在之所谓洋。海马译成今文,当然就是洋马。”,由此可知,“海*”相当于“洋*”。这些,都为他的富有说服力的论证提供了雄厚的论据储备。

    二、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形成新的认识和理解,并引发思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鲁迅是抱批判态度的。没有一味的好,也没有一味的坏。如汉唐对待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他是肯定的;宋代对于外来文化抱有拒绝的态度,他是否定的。而这些单从历史课本上我们很难学到。鲁迅先生善于从身边小事入手,挖掘事件内在的历史社会人生的意义,给人以启发。在《论照相之类》中,他这样写道:“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这是他从照相馆门口摆放的梅兰芳饰演的“天女散花”“黛玉葬花”像获得的启示。

    诚然,鲁迅的文字和当下的汉语表达是有差异的。我们现在说的“于是我保持沉默”,在他的文章会说成“于是我从此不说话”。他的文字会插入文言的表达。例如“国粹家者,保存国粹者也”,这明显是文言文的判断句。这自然需要读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才能把它的文章读懂——至少需要读两遍才能把握其大意,这是我的亲身体会。

    然而,我觉得,就他的作品而言,这番大费周章的做法是值得的。他的文字在批驳谬论的过程中总能一针见血、一语惊人。讲到S城不喜欢照相,他交代了其中的原因:“因为精神要被照去的。”于是他得到一个结论:“中国人的精神一名威光即元气,是照得去,洗得下的。”从这里足见中国人内在愚昧无知的一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鲁迅杂文中收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nl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