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018年第222天,一个人独享三四百平的空间,在听《会呼吸的痛》,将写一篇关于时间的周记。
本周写了个Python脚本,在开机的时候Python一下,打开一天常用的软件和网页,然后打出这一天在2018年的位置,比如今天是222天。然后给出一句打鸡血的话:
就在Windows上运行就行啦,一个人也要好好的呀。
早在上上周保洁阿姨就说还有半个月就要立秋了。我很是的惊讶的说,啊,这么快吗,这就立秋了??!!。真的立秋了,感觉过把春节坐上北上的列车的镜头好像就在昨天,不,就在一个回首之间。2018年第32周,一年有52周,还有20周,140天。黛玉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点不差。
就算写了脚本开机还是需要时间的啊,在开机的时间看了《季羡林谈人生》的散文集。季老这个文集是他九十五岁之后再集合而成的,字里行间多次看到他写自己望九之年。虽是以谈人生为名,其实多谈是老年,或者老年对生活的看法。
。。。。。。
。。。。。。
刚刚百度的,季老已近去世快十年了,2009年,我还没有念大学。光阴是何其倏忽,李白哥哥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萧瑟秋风扫落叶,我们都是敌不过的。2009年我在念高中,那一年,我还没有认识你;那一年,懵懵懂懂,在看《十八岁成人宣言》,在看《蒙田随笔》,在看《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在看《巴黎圣母院》,在看《培根论人生》......
在一个同事看到我在看《季羡林谈人生》的时候, 说:大师就是大师,连开机时间都不忘思考人生啊。很明显的揶揄之意,那又如何?我每一天会有三次感到饥饿,但是也许一年只有三次对生命感到它是短暂的。当年《培根论人生》给了我关于人生的整体感,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人生观。谈到我们的生、我们生于的时代、我们的感情、我们的青春,我们必要面对的生老病死生离死别,谈及性格,谈及家庭,谈及爱情和友情,谈及金钱与时间.....虽然那本书后来再也找不到了,但是那是多么的幸运,年轻的时候读过那样一本书。虽然它写于几百年前,但是却揭开了我们未来人生的面纱。
前几天玩QQ坦白说,我的匿名经常是一个28岁的男生。28 这就是现在我人生的X轴,明年29,后年30 ,就这样爬格子,爬到90呢,还有后年吗?还有多少个立秋呀,记得韩剧《未生》里面有句台词:人上了年纪,就对季节敏感了。这是一种感慨,年年能有雪,能年年有我吗?
日月终销毁,
天地同枯槁。
尖锐!一箭中的!什么英雄事业,壮丽江山,生花妙笔,绝代红颜!全被他一箭穿个粉碎!
一切的一切,有什么了不起的啊!无不终销毁而同枯槁!看不到这一点,想不到这一点,那是自欺欺人。看到了,想到了,说是不生大悲哀,若非伪君子,必是伪圣人,——伪之集大成者也!
在我看到人生的这个真相之后,大概也是2009年吧,我在日记上写了一生不过是一死。
2018年的立秋,好像是过的第一个立秋,之前毫无感觉,或许这个秋立的太突然吧。好处是这几天早上不再被热醒,不再起来感觉自己已经熟透了,有了一丝的凉意。
春天意味着无限可能。最近两周睡觉之前会看一会《如何阅读一幅画》都是古典名画,有一幅波提切利根据波利其阿诺的诗歌创作于1481年至1482年间的一幅蛋彩画《春》,也许你见过的:
我们不去解读他,单纯地看也能感受到盎然之意。再看另一幅《记忆的永恒》:
这两画放在一起,我们体会到春秋之间的显著差异。但是放在我们的日子中我们都是时光杯中的青蛙,被慢慢煮着,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但是时间还是给了我们许多其他任何都给不的东西。
这周看了一部电影《实习生》,很早就听过这部电影一直以为会是小男生和小女生初入职场的实习经历。没想到讲述的是一个退休之后的爷爷重返职场,成为朱尔斯·奥斯汀创建的时尚网站的实习生的故事。这个电影让我看到岁月有痕,也可以雕琢出修养和气质,老年有其睿智、经验,对人性的洞察之美。突然觉得老了也不是那么可怕了呢?所以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们没有苛求春天有秋之静美,何必苛求秋天有春之温柔呢?
时间总将过去,但愿我们回首时能看见自己历史的温度。下周把《数量生态学》非约束排序看完,着手写Python基础,还没想好依那本书好是《Python生物信息数据管理》呢,还是《机器学习实战》或者《Python编程快速上手——让繁琐工作自动化》?像听听你的看法。然后写一篇公众号文章关于婚姻的吧,七夕了嘛,嘻嘻。有打算看看吴军老师的《见识》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知道能不能挤出时间啦~~
老夫聊发少年狂,最后引用一下胡适先生的话,结束这一场立秋。
略有几茎白发,心情已近中年。做了过河小卒,只许拼命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