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干文字工作的,兼做单位新媒体的宣传。为了提高效率,在开始干一项工作前,我都喜欢问一问“有没有模板?”“有没有范文参考?”,如果有,那真是太好了!没有的话,也可以去网上找。
我电脑上存了很多模板资源,有做视频的,有PPT的,有公文写作的,能帮我省下很多精力。
我发现不只是我喜欢模板、范文,我身边的同事也都一样。安排一项新工作,大家也会先问问有没有参考,没有的话就等,总有人先做出来,然后大家照着做。
本来需要提现差异、创意的工作,最终变成了千篇一律,毫无特色亮点。
我很烦躁,我也是在这样对待上级的安排,但又无能为力。
我的工作说实话并不需要创新,按照标准流程不出差错就行。“干好”和“无差错”的结果是一样的。只要保证不缺席、不缺项,就万事OK。
可我,不想这样去应付一项工作。我找模板、找范文,只是参考,而他们却是拿来直接用。
我觉得这样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是行尸走肉,是应该被批斗的。
这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了“观望”,老师发问不敢举手了,要求带头不敢挺身了,总想等别人去“趟下水”,给我一个“参考”。
机会就这样一次次错过,它泪眼汪汪地看着我,我还一点都没察觉。
这不是人性的懒惰,而是怕犯错。我们怕犯错后的代价,总想一次性到位。
工作中参考参考,结果就不会偏离主线,不会太差,如果按自己的思路来,保不准就出差错了,被领导批评造成不良观感不说,还会耗费精力重新来过,傻子才会按自己想法干。
网上有人说,因为见义勇为而负伤的人很傻,不知道等待时间,瞄准机会。
他们等什么时机?那些聪明人都在观望,是要等歹徒扩大战果后,自己再上更能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吗?
我们大多数人已经生活在一个个模板里。一边观望,一边唉声叹气。心爱的姑娘被人捷足先登,心仪的岗位被人一举拿下。后悔的最大作用,就是让人记得机会曾经来过。
一分勇气,就是一份机遇。这是我最近的感悟。观望别人,始终成就不了自己,现在醒悟,先走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