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岁月静好社会热点
“对事错因”与“错事对因”哪一个更糟糕:拉黑父母和逼迫孩子

“对事错因”与“错事对因”哪一个更糟糕:拉黑父母和逼迫孩子

作者: f1be197cc988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05:25 被阅读34次

      前几天一则新闻,“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6年,控诉父母控制他30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讨论无数,结果很明显,网友中大部分为人父母的都觉得父母是为孩子好;可那些年轻朋友,尤其是大学生,全力以赴支持这位北大毕业生,视其为真正的勇士。

      这位北大毕业生说父母将其作为一个工具,供他们炫耀的一个资本;父母却觉得自己含辛茹苦养育孩子长大,自己的社会阅历远远大于孩子,孩子理应听从父母的。结果就是:父母把孩子逼上北大,孩子出国拉黑父母。

    一方面是“做对的事,但出发点是错的”,另一方面“为了正确的理由,去做错误的事”。 在哲学课上,“doing the right thing for the wrong reason” vs.“doing the wrong thing for the right reason”一直是大家讨论激烈的话题。双方谁也不能说服谁,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握手言和,互相尊重,江湖再见。 

    归结到这个事情上,父母对孩子的逼迫,或许让孩子有一个好成绩,但出发点是将孩子的成绩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出发点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孩子大了,为了脱离了父母的管制,他选择将父母拉黑。拉黑父母的这种行为有待商榷,可他想脱离父母控制的本意,或者说自我解救的想法,也让人同情。 

    我对这件事感触颇深,因为我有着和他一样的经历,我父母对我的严格控制(我爸还是我的高中老师,换句话说我高中的所有老师都是我爸的同事),我妈对我的各种以死相逼,18岁之前的生活,和这位北大学生一样。我上大学前没玩过电脑,不知道CS,不知道魔兽,不知道qq。

    高考报志愿,想去北京一所高校(分数也够),后来是被我爸改了志愿,留在本省,去了排名第一的学校。

    我也讨厌过他们,也恨过他们,也曾离家出走,也曾赌气好久不联系父母,想跟他们一刀两断。这种想法在他们发对我和现在爱人(当时还是女朋友)的时候到达了顶点,终于爆发出来。大吵一顿后,是半年的音信全无。后来是我大姨联系我,我才回的家。第二次大家心平气和坐下来谈一谈,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有些事,他们是不能替我做决定的。

    结了婚以后,他们也没消停哪去,各种事来刺激我俩,后来我选择出国(和这位北大学生惊人相似)深造,离开他们,慢慢的也就独立起来。

    但现在我不像当初那样恨他们,有些事情,我还挺感激他们的。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我想报的学校只是北京一般院校,而我爸把我改成了省里的985学校,在当时我完全看不到其中的不同,连985是什么我都不知道。现在回过头来看,某些地方,尤其是找工作,还是很有优势的。

    有时候我跟我爱人聊天,分析我父母这种心理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也许是小时候成长环境不同,造就了他们如今的行为方式。父母那个年代,大多50年代,往往一家好几个孩子,要不是好好表现,他们的父母怎么重视他们。家里条件差的,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当然是谁表现好,谁听话,让谁读书了。他们听从父母的话,自然也会要求他们的后代有类似的行为,也要听他们的话。可到了我们独生子女这一代人,条件变好了,我们不需要再去表现什么,家里的资源本来只会集中到我们自己身上。可父母没有变,他们还是希望我们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有一件事我和这位北大学生不一样,我没有拉黑我父母的任何联系方式,不论qq还是微信,他们都在我的好友里面,只是有些时候我会选择性发一些东西给他们。

    有的时候,是不是我们把父母想的太顽固了,顽石一块,冥顽不灵,不肯花点时间和父母好好谈谈,而是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抗议。有时候跟父母沟通真的需要技巧和勇气,毕竟他们把你养育大,突然要听他们听你的,他们也一时接受不了,“父为子纲”流传的时间可比我们现有的任何一个人寿命都长。

    啰啰嗦嗦,写了一堆乱七八糟,只是想说说我的看法。两代人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不同,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做法一定会不一样,我们年轻人向往自由,父母老人希望遵从他们,生活矛盾一定不少。希望大家不要用太极端的方式来解决这些矛盾,有时会让父母伤心,自己也内心痛苦。找一种灵活的方式沟通,不伤和气的交流,血浓于水,父母和子女哪里会有你死我活的矛盾呢。

    年关将至,春节又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希望大家都能和和美美的度过一个春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事错因”与“错事对因”哪一个更糟糕:拉黑父母和逼迫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xb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