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升级(一)
现实中有太多让人焦虑的地方了,面对很多问题都是千头万绪,仿佛画地为牢,永远走不出去,恶性循环着。放假过年最好的给予就是按下暂停键,有时间深度阅读和思考。
运用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以始为终
我想像我七八十岁应该怎样活我还不是很清楚,未来也许九十一百岁都有可能,虽然这一代可能看不到120岁,但我清楚不想怎么过,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社会的负担,依然能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不想让社会退休年龄限制自己的生命,未来几十年只有一个躯壳,像《自私基因》里面描述的只是基因机器。
思考这个早吗?不早,因为三十而立,而且未来社会需要面临的是老龄化,就是我们这代人,对于未来必须有所打算。
好消息是人生才过了不到二分之一,坏消息是按正太分布规律,前30年一路向上,走向高点人生顶峰之后就一路往下走,这是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中年危机,有的人说职场35岁就是一个分水岭,40多岁能拼搏都需要很大的勇气,感觉人生就是一眼能看到头了。
按照20/80法则来划分,我们属于80%的人,那么如何让生命过的更好一些,看正太分布,一是让顶点更好一些,二是顶点的时间往后推移,我们的人生面积就会大一些宽一些。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是永远不要放弃成长。
再参考另外20%的人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的人生可不像我们是正太分布一部分,他们是这样的生长曲线,不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阶段带给他们的优势继续保持,并且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优势越来越明显,不仅是平稳,还是上升的趋势,打破了年龄的限制。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是哪些人?
看不到20%,找1%里面的1%的1%的1%,他们是今年85岁的钟南山,91岁的袁隆平,91岁的屠呦呦,因为而他们不仅生理年龄高于平均水平,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随着年龄大价值越大。为什么没有任正非,因为任老77岁还年轻,褚时健老先生91岁重新创业依然坚守在田间地头。
所以生理年龄上,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秦始皇雄才伟略一统天下活了49岁,刘邦活了61岁,超过历代帝王平均寿命,活着就有希望,万里长征保存了3万人,最终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83岁,周恩来78岁,我们无法和伟人比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但不争得事实是我们现在平均寿命甚至超过伟人。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增强自己身体体魄,这是一生的事业,活着且有质量的活着。
就像我从去年深刻意识到的自己在不断的透支自己的身体,以为是敬业,实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所有人的不负责任,身体是自己赖以生存的躯壳,没有身体,一切都没有了,对自己的身体好,对自己好,同时身体一旦不舒服,干的越多越好,损失越大。很简单的问题却是困扰我几年的思想,做的很多,错了很多,简单的思想观念的扭转,关键是想到能做到。
于是去年的时候在我身体经历都跟不上的时候来了一周的深度休息和思考,一周的青海之情对我而言仿佛是一次人生的升级思维。
就像很多销售健康产品的说身体是1,后面的财富车子房子孩子都是0,如果1没有了一切都是0。但确确实实有道理,尤其是经历了疫情。
我们不是为了某一段生活过的好,而是让整个人生都过得好。
升级思维:
增加生命长度,就是增加机会。
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跟一个变量有关系,它就是时间。
行动:锻炼身体。
思维升级二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学习学习再学习
解决了活着的问题,那么从心理年龄上,能持续不断创造价值才是好好的活着是另一个命题了。
所以有句话说:有的人30岁就死了,80岁才埋。
但是对于怎么好好的活着,我依然不解,于是看了现年91岁的巴菲特,97岁的查理芒格,看了《巴菲特给女儿的信》,芒格的《穷查理宝典》,我知道最重要的是终身学习。
这个终身学习包括了阅读,思考,跟智者学习,这里的智者不一定是身边年龄大的人,同龄人甚至比自己年轻的都可以,年龄大的人给予的不一定是完全对的智慧,但他们有我们年轻人走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也可以是穿越几千年几万里跟我们神觉的人,但所有的智慧都是经过时间验证的。
所以我希望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这样就打破了所有所谓的分了好多人生的年龄阶段,到了幼儿园年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工作,用这些物理性的来进行划分,什么年龄该干什么年龄的事,导致到了大学之前是用来学的,大学用来玩的,毕业才处处碰钉子,但学习成长不应该是一辈子的事吗?
如果我们一开始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那么这些只不过是社会制度行为,至于分法,各个国家都不同,有的国家2-5岁是幼儿园。
如果想通这点更容易想通,学习成长是个人的,关于一个人从自己出发,完成必要的社会角色,同时找到个人的兴趣,钻研,让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重叠,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
既然学习成长是一辈子的,就不再为年龄设限,什么年龄该干什么,结婚,生孩子,人也是环境的产物,这是社会赋予我们的约定俗成的,到了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每个人节奏去生活,有的人快,有的人慢,有的人早,有的人迟。
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保持继续学习的动力,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像现在很多退休的有时间的爷爷奶奶重拾年轻的时光,学习摄影,瑜伽,模特,绘画,一切都不晚,最重要的他们年轻的心态学习的心态,不仅有利于自己,也影响很多年轻的人,这就是他们的价值。
思维升级:
不断学习等于获得成长型人生。
行动:读书 见人 反思 践行
虽然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然而差距就在于对此了解的有多深刻,知道并不难,但深刻理解到又是不同,理解到又能做到,又是很很大的差距。
写作是个创造的过程,看再多听再多都是别人的,写的过程对自己思维不断提炼,不断内视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