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接纳和允许孩子有情绪,情绪这东西没有好坏,只要有外来的事件冲击,都会有情绪。
比如中彩票,比赛拿到了一等奖,就会兴奋、激动;比如孩子被爸爸骂,被老师批评,就会害怕、生气、困惑等等。
因此我们家长需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我们接纳孩子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同理孩子。在家长的理解下,孩子的情绪容易得到缓解。往往我们看来很小的事情,在孩子那里有可能是大事。
所以我们家长不要说“犯得着嘛”“不就那么点事吗”,这样子的语言对孩子来说不仅不能缓解孩子的情绪,还有可能会叠加其他的情绪。那我们要如何做呢?
1、用心陪着孩子和孩子聊天。
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特别生气,我就在这里陪着你,你什么时候愿意来找我你就来找我,跟我聊一聊。
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不仅孩子的情绪会得到缓解,我们也给孩子做了很好的情绪管理的榜样。
2、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做些事情,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会管理情绪的人。
(1)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
经常找时间和孩子聊天或者召开家庭会议。全家人坐下来,讲一讲自己遇到的事情和自己当时处理方式,其他人也来想一想,如果自己也遇到这样的事情的话会怎么处理,然后把想法讲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了解,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也会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常常这样思考问题,当别人和自己不同的时候,孩子就不会有情绪,从而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2)全家人每天报告自己的情绪天气。
在家里挂一个白板,在白板上列出每个人的名字,每个人每天都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写或者画在自己的名字下面,这样其他的人就可以了解到家里人的情绪,并学习照顾他人的情绪。当然在之前我们要约定,如果别人有不舒服的情绪的时候,你不能打扰,或者你要想办法去照顾这个人的情绪。
比如妈妈下班回家,觉得自己很烦躁,就可以在白板上写一下“烦躁”两个字,那么孩子回家后发现妈妈的情绪不好,他就会表现的乖一点,不去招惹妈妈,甚至可以去问问妈妈,安抚妈妈。
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照顾周围人的情绪。
3、教导孩子用情绪的词来造句。
比如孩子体会到情绪,但他并不知道这样的情绪是什么。家长就要在平日的生活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了解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的情绪。
比如妈妈可以告诉孩子:“都八点了,还没有出门,我现在真的很着急。” 这个“着急”,就是一个情绪的词汇。
比如孩子没有小伙伴玩,在闹情绪,你就可以跟他说:“是不是没有人跟你玩,是不是觉得有些孤单?”或者“小伙伴们都走了,你内心有些沮丧,对吗?”那么这个“孤单”和“沮丧”也是描绘情绪的词汇。
孩子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闹情绪,这也是管理情绪的一种表现。
4、帮助孩子通过读书来管理情绪。
读书是可以让人心静的方法之一,喜欢读书的家长都应有有所体会。比如说有一本书叫《生气的亚瑟》、《爱哭的猫头鹰》、《杰瑞的冷静器》等等跟情绪相关的一些绘本,如果我们的孩子有条件的话,就让他去读这些绘本。孩子读这些书,就会明白情绪原来是正常的,从书的描绘里体会到情绪,当他真正体验到情绪的时候,他就会知道我当下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情绪。
有句话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相当于跟智慧的人对话”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很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道理的孩子,他的情绪也会变得平和宁静。
5、让孩子画画写日记。
画画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法。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就让孩子在纸上把自己的情绪画出来,那么孩子的情绪就可以得到宣泄。
有一位六岁的小朋友他喜欢画画,妈妈就给他找了一个画画班去学习。有一天,妈妈发现小男孩儿画的一幅画怪怪的,她就好奇地问孩子画的是什么,这个小男孩就向妈妈讲述了他的画表达的含义。
原来他在画画课上被老师要求一定要按要求去画。小男孩内心想要表达的不是老师要求的,于是他就按照自己的意思画了一幅画,结果被老师批评了。
小男孩内心很不舒服,他就在自己的画上画了出来。妈妈发现:原来,画画可以是孩子情绪发泄的一个出口。
其实儿童绘画治疗,是通过让孩子画画的方式来疗愈孩子的内心的伤痛。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给他一些纸和笔,让他把自己的情绪画出来,或者把自己内心的想法画出来。
当孩子画出来的时候,没准他的情绪就已经好了。或者你让孩子给你讲他画上的故事,然后你就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也可以让孩子把心里话写在日记里,这也是管理情绪的一种方式。
还有一些,比如让孩子去运动,让孩子去唱歌,让孩子聊天等等,也是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自己情绪的好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2070/fca3b32d6aa18b8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