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海底捞你学不会》的作者黄铁鹰在王石的建议下,带领团队研究褚时健75岁以后用12年时间种橙子的经历。为了更好的研究褚橙作为橙子的本身,以及探讨网络营销、新农人等问题,本书分为两部分,一是褚橙案例;二是企业家评论、附录。
研究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远比研究一个企业失败的原因要复杂。褚时健从一个门外汉到种植冰糖橙的专家,用了12年时间,应该超过一万个小时了吧。他只要看到书就买下来,请过全国各地的专家到过果园指导。遇到问题肯实验、肯钻研,有独到的眼光,讲究科学管理,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团队,才使褚橙在各个环节优于同行,厚积薄发。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及其团队从土壤、水分、肥料、剪枝、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近乎刨根问底式的深挖与研究。书中谈到的以下几点令我印象深刻。
一、2009年,褚橙有将近400吨没有卖出去烂在了地里,褚时健决定将一部分冰糖橙砍掉,嫁接成温州柑。当时温州柑更好卖。温州柑刚挂果,但冰糖橙逐步打开了市场,褚时健再次决定砍掉温州柑,种回冰糖橙。
二、褚时健做生产管理,一向崇尚技术。在别的果农靠手感给作物上肥料时,褚橙拥有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实验室和自己的肥料厂。就是这样精细化的管理才控制了每一块土地,果园没有大小年之分,2400亩褚橙的口味也近乎一致。
三、褚橙果园一般一年要进行4~6次的夏梢,是褚时健和团队总结出来的规律,在工作计划中,有“在嫩梢长10厘米内必须控除干净”的文字,褚时健强调,能用数字表述的,一定要用数字。否则别人不知道怎么执行和监督。
在看本书之前,我并不了解褚时健的经历。看书以后才知道他14岁学酿酒,技术超过师傅;文革期间管理糖厂,成为制糖专家;后来成卷烟大王,到现在的褚橙。他在四个行业领先同行、傲视群雄。
我们说一个人一辈子做成一件事很难,那么他怎么能在四个行业都做得很好。个人认为原因是两个字——认真。
酿酒时在没有闹钟的情况下,一个14岁的孩子为了保持酿酒温度两个小时起床一次;制糖时,全省30多个糖厂,没有一个学会他的制糖技术。
大多数人买鸡粪都是“都是直接拎着袋子,过秤,交钱,可褚时健不一样,他会把鸡粪倒出来,然后放在手掌上捏一捏,看看水分多少,看看有没有掺过多的锯末,他会据此跟卖鸡粪的讨价还价。”
书里有一个细节,柑橘类种植病类多达26种,虫害类多达29中,面对一个有疤痕的橙子,褚时健竟然能一眼说出病因。
就连他自己也说,“我就是比他们认真一点儿,比他们勤快一点儿。”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经历了人生百味之后,从头开始,12年间耕耘在田间地头。我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年龄做什么,是什么状态,但是他的“认真”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并以这样的态度要求自己。
工作以来,认识了很多在古稀、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的老专家、老教授。而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近乎偏执的认真。我想这也是他们成为老专家、老教授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