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年,南北朝进行巅峰对决。
拓跋焘纵横沙场三十年,完成黄河以北的土地流转工作。干掉河对岸的南朝刘宋,42岁生日宴就能武统天下。
刘义隆励精图治二十载,打造南朝第一盛世的元嘉之治。干掉河对岸的北魏鲜卑,43岁生日宴就能收复中原。
谁都想着赢,但是总有人要输。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鲜卑大军所到之处,刘宋将士还在苦等朝廷指示。一座座城池被相继攻破,前线由黄河火速推进至长江沿岸。
人心涣散比战场溃败更可怕,南朝的大小官员们带头跑路,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好羞耻(百守千城,莫不奔骇)。
沈璞登上盱眙城楼,仿佛嗅到空气中的血腥味。
好友已经打包完家产,劝他弃城回京与皇帝共生死,沈太守却淡然说道:此是吾报国之秋,诸军封侯之日。
沈璞只是个文人,世世代代都在和书本较劲。望着惊慌失措的城中百姓,他们如何能够躲过异族铁骑的屠刀?
二把手偷偷将儿女送出境,孤身留在城里想拼把富贵。大义凛然的做战前演讲时,当场被沈璞一脚踹下城楼。
众既见璞神色不异,老幼在焉,人情乃定。
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
城防建设工作进展有序,有人抱怨只募集到两千精兵,沈璞接过花名单笑呵呵地说:足矣,但恐贼不过尔。
回到空荡荡的办公室,沈璞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他揉捏着酸痛肿胀的太阳穴,悄然释放内心的千钧重担。
报告!城外出现一股武装势力!
沈璞急忙登上城楼,瞧见远处稀稀拉拉的队伍,领头的走到吊桥前大声喊道:我是辅国将军臧质,快点开门。
老臧等人率领宋军北伐,上中下三路几乎全被灭团。其余诸将尽皆力战而死,他却在逃亡路上收编流兵散勇。
城外的千余名同袍,是城内同族眼中的累赘。
北魏军队不来,我们不需要外援。
城内地方狭小,腾不出安置场所。
共同抗敌打胜仗,还得给他们分功劳。
如果城破要跑路,我们的马车很紧张。
今闭门勿受, 不亦可乎!
璞叹曰:今人多则退速,人少则退迟,吾宁欲专功缓贼乎!
所谓同舟而济,胡、越不患异心也。
沈璞做完部下思想工作,打开城门收留臧质的队伍。紧追而来的拓跋焘大喊开门,却收到弓箭手的严厉警告。
北魏大军一路所向披靡,眼下主要靠气势吓跑对手。后勤供应掉链子和水土不服,让他们不得不挑软柿子捏。
盱眙是不是软柿子,那还得先干一仗再说。
沈璞和臧质面对凶猛攻势,分工协作苦苦支撑三十天。双方将士提起灌满铅的双腿,互相比拼谁比谁多一口气。
拓跋焘是来抢资产的,担心耗在这里被南朝群殴,便留下满地人头匆忙撤退(攻守三旬,殄其太半,焘乃遁走)。
战场大获全胜,官场不一定赏罚分明。
臧质虽然是辅国大将军,沈璞却是盱眙城的负责人。老臧让他起草战役纪实报告,送交朝廷作为年终分红依据。
沈璞属于脸皮薄的读书人,连声夸赞臧质指挥有方。老臧回到房间自己写报告,完全没有提及小沈等人的功劳。
璞性谦虚,推功于质。既不自上,质露板亦不及焉。
臧质升职加薪出风头,沈璞默默不语搞善后。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但是口碑又没法当饭吃。同僚们了解到事情的经过,纷纷向皇帝说明具体情况。
宋文帝回复道:臧质姻戚又年位在前,盱眙元功当以归之。沈璞每以谦自牧,唯恐赏之居前,此士燮之意也。
你是品行高洁的雅士,不会和年迈的皇亲国戚争功吧。
沈璞心平气和地回到家,看见儿子正在给父亲背书,走过去摸着他的脑袋说:约儿,我写的三篇赋文读完没?
沈林子躺在竹椅上品蜂蜜水,手里攥着刚出版的个人文集,朝着沈璞说道:不急,先背熟我这一百多篇诗赋。
9岁的沈约顿时放声大哭,还伸出被戒尺打红肿的小手,原本想当众卖惨博取同情,然而父亲和爷爷视若无睹。
省省力气吧,呆会吃完饭继续背书!
等到夜里睡觉时,沈约好像忘记白天的挨揍历程。他在沈林子的床上来回翻腾,连声催促爷爷快讲家族故事。
我当年辅佐刘裕开国,封汉寿县伯,食邑六百户...
453年,南朝发生宫廷政变。
太子刘劭派人砍死宋文帝,弑父篡位活动进展顺利。刘义隆的小冤家拓跋焘,一年前就已经被太监宗爱捅死。
两位元嘉北伐的最高领导,谁也没能成为最终赢家。他们被身边最亲近的人弄死,后辈儿孙更是被屠杀殆尽。
一朝天子一朝臣,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刘劭让各地官员送家属进京,用实际行动向新皇帝表忠心。沈璞望着习文练字的爷孙,不知道应当何去何从。
人要给七情六欲找个宣泄口,否则会很容易憋出病来。沈璞躺在病床上吃药时,刘骏率领义军来到盱眙城下。
刘骏是刘义隆的三儿子,整合队伍想干掉大哥刘劭。沈璞因为病重没能及时开门,便有人怀疑他心里有想法。
颜竣身为刘骏的首席参谋,早已仰慕沈璞的才华名望。他自带黄纸上门求结拜,沈璞却不愿被裹进权斗旋涡。
颜竣欲与璞交,不酬其意,竣以致恨。
不必谄媚君子,不宜得罪小人。
君子和小人不在于装扮谈吐,而是皮囊之下的公正本心。有些人看起来光鲜而明亮,却总喜欢在背地里挖坑。
沈家是南朝的名门望户,有人仰慕自然会有人侧目。积毁销骨般的群涌而上,争权夺利之外还有人幸灾乐祸。
方有谗说以璞奉迎之晚,横罹世难,时年三十八。
沈璞被行刑队拖走的时候,沈约万分惊恐的逃出家门。这位年仅十三岁的少年,听说眼下杀人流行斩草除根。
没人知道他躲在何处避难,没人知道他日常以何为生。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豪门,一夜间跌落到家破人亡。
半年后,刘骏登基大赦天下。
沈约夜里偷偷溜回家,母亲搂着乞丐版儿子痛哭流涕。昔日充满欢声笑语的庭院,早已被左邻右舍趁乱搬空。
他翻开墙角堆放的书籍,父亲的大部分著作已经遗矢。随便挑出二十多篇诗文杂记,沈约几乎可以倒背如流。
人只要还活着,就得努力活下去。
既而流寓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
没人再用戒尺抽打手心,沈约读书却更加刻苦。一篇篇文章抚慰丧父少年的孤心,也将垒出东山再起的台阶。
母亲担心儿子的小身板扛不住,减少灯油供给以起到拉闸限电的效果(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
沈约啃书的劲头丝毫不减,白天上厕所随手抓本书,夜里熄灯后躺在床上默诵,逐渐将一摞摞典籍灌进心田。
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
读书能拔高人的见解格局,但是书本又没法当饭吃。沈约和母亲常年依靠亲族救济,毫无例外招致众人白眼。
有一天,沈约又扛着口袋去讨粮。
二伯:你今年多大了?
沈约:快十八岁了。
三婶:你现在有多高了?
沈约:接近一米八。
四叔:那还来要饭,你好意思吗?
沈约:...!!!
约干宗党得米数百斛,为宗人所侮,覆米而去。
沈约踢翻米袋后扬长而去,内心感到无比痛快酣畅。回到家里看见冰锅冷灶,想起撒在地上的白米甚是心疼。
他开始给父亲的朋友写信,纸墨之间洋溢着非凡才华。当年被抹杀的生命和功绩,总会以另一种方式还回来。
别人有心扶你,自己也得上墙才行。
数年之后,沈约出任郢州刺史。
蔡兴宗是尚书右仆射,听闻沈约有才便喊来聊天。老蔡饱读诗书而且不拘言笑,和小沈论道时嘴巴都合不拢。
眼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竟然琢磨着编修晋史。他将沈约调来当秘书,还对儿子说: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晋史大纲还没列出来,南朝刘宋政权就垮台了。
479年,萧道成干掉老板挂牌南齐。金字塔顶尖的几位被送往火葬场,广大中基层领导换身衣服照常主持工作。
沈约继续担任记室职位,很快又被派去当襄阳县令。置身动荡不安的南朝乱世,只能确定太阳会从东方升起。
沈约在闲暇时间收购书籍,书房面积已经超过主卧。编修《晋史》的消息传开后,朝廷派人将他堵在家门口。
齐武帝给太子找老师,请你跟我们走一趟!
沈约走进东宫见到萧长懋,学识和四肢同样发达的年轻人。他每天给太子讲完课程,就会去永福省校订藏书。
气势恢宏的皇家图书馆,好像是万世太平的桃花源。
碎片化的学识无用,融合贯通才自成体系。
太子的导师团鱼龙混杂,有人专靠爆炸言论博出位。比如和北魏的损耗相比,咱们战死四千相当于一个没死。
歪理和真理皆是自圆其说,区别在于要遵照客观事实。沈约没精力参与奇葩争论,全心用书籍弥合学识缝隙。
因而,太子最喜欢和沈约聊天(约特被亲遇,每旦入见,景斜方出)。
有一次,沈约照常去给萧长懋授课。东宫门外乌泱泱地挤满王公大臣,沈约取完号发现前面还有999位客户。
时间一分一秒白白流逝,沈约心疼的又不敢骂娘,见到太子才吐槽抱怨(时王侯到宫或不得进,约每以为言)。
太子曰:吾生平懒起,是卿所悉,得卿谈论,然后忘寝,卿欲我夙兴,可恒早入。
萧长懋想给老师节省时间,便将他升迁为太子家令。沈约当上太子府的大管家,外出办事走的都是贵宾通道。
从书本中汲取学识,靠学识积累出才华,凭才华换取到名声,借名声能靠近权利,有权利不见得能为所欲为。
493年,太子萧长懋还没继位就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