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无意中就养成了相同的行为模式,根源全在大人的言行

孩子无意中就养成了相同的行为模式,根源全在大人的言行

作者: 三分之一2015 | 来源:发表于2019-02-05 20:24 被阅读44次

我有一个学生,学习不错,很聪明,发言的时候,特别有思考含量,经常会有一个问题比较难,别的同学都回答不出来,这时候,他总能一下说到点子上!

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情绪无法控制,只要自己不开心,就要发作一番。说实话,不但让人头疼,而且招人讨厌!

有几次这样的场景出现:

他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他(不是我),他毫不在乎,说:我不认识你,你凭什么管我?

老师一看他扰乱了整个教室的纪律,就想让他出来单独说,他立刻大叫“我不,我就不!”声嘶力竭。

有一次上课,好好的他莫名其妙就大声哭闹,我问他怎么了,也不回答。还是我猜到的:你没考100,所以生气了,是吗?

嗯。

有一次下美术课,要收拾美术器具,他不会收拾,就开始大发雷霆。

老师问他:你想干什么?

我不会收拾,想让人帮我。他带着哭腔,语气里满满的委屈,和理所当然——我自己不会,所以别人就应该帮我。

这种态度,当然没人帮他,于是他更加哭闹吼叫起来。

还有几次这样的场景出现。

他在做不应该做的事——上课铃响了,我喊他快点儿进教室;午饭的时候,他迟迟不去打饭,而是拖着长长的饭兜带子,满教室走来走去;上课的时候随便说话;跑步的时候和同学打架……

我叫他“李小刚(化名),别这样了!”第一遍,没反应。

我又叫“李小刚(化名),别这样了!”第二遍,没反应。

我再叫“李小刚(化名),别这样了!”第三遍,没反应。

第四遍,

第五遍,

第六遍,

第七遍,

第八遍,

……

依然没反应,

一直没反应。

不但不理我,就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全身上下纹丝不动,该干嘛人家还干嘛。

充耳不闻,旁若无人。

一次又一次,后来我证实了,他就是诚心不想理你——他在我面前亲口承认的。

我问他: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叫你,你也不理他们吗?

不是。。

不可能。你说实话,你理他们吗?

嗯~~他一边用极小的声音回答,一边摇摇头。

那你爸爸妈妈怎么做的?

没怎么。

他们走到你身边?

不是。

那他们?

他们也不理我。

哦!

那你叫别人,别人也不理你,你什么感觉?

……他不说话。

咱们试试怎么样?你叫我。

王老师!

我不理。还是低头看书。

王老师!

我还是不理。

他不说话了。

我问:你什么心情?

不舒服。

对啊!你是不是觉得我特别讨厌?凭什么不理我啊?

嗯。

我说:我得给你爸爸打电话。

不!他反应激烈。

只要一说给他爸爸打电话,他就反应很激烈,我以前以为他是要面子,今天问了以后才知道并不是。

我问:为什么你怕我给你爸爸打电话?

他打我。

那我不给你爸爸打,给你妈妈打,行吗?

她也打我。

哦!

看来,这个孩子身上的问题,我找到了根源。

不过我还得和他的家长核实一下。

马上打电话给他的爸爸,在打电话之前,我先安抚好了他的情绪,并保证不让他的爸爸打他。我是这样说的:

你是有一些问题,但是并不能全怪你,有一些是因为你的爸爸妈妈不会处理,我想给他们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你。

电话里,他的爸爸一如既往地客气、道歉,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我主要向他的爸爸核实了这两点:

孩子这种别人叫了(故意)不理的现象,是不是在家里经常出现。

是。

然后呢?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

如果没有大事儿,或者父母都很忙(工作和家庭)顾不上,就随他去,因为没时间和他耗下去。

如果有大事儿,家长忍无可忍,就训斥或者打骂孩子。

是这样吗?我说。

爸爸基本承认,说“我们也很头疼。”

我心里有底了,给他指出:

您看,孩子无意中就在复制你们的行为模式。因为你们对他的处理方式主要就是这两种: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臭骂暴揍,孩子没有好好说话、心平气和处理问题的体验。

所以孩子处理问题,也是这两种方式:

要么不理。

要么发脾气。

我建议他们:想改变孩子,先从家长改变自己开始。

1.尽量不和孩子吼,不动手。

因为如果总是这样,孩子就学会了“不好好说话”这样的交流模式。为什么有的孩子总要家长发火,他才听话?因为他就没见过“好好说话”这样的沟通模式。

2.如果叫孩子不理,不能轻易混过去,而是坚决让孩子回答。

坚决不是要大喊大叫、动手打人,而是不让这件事不痛不痒、轻易混过。可以走过去,目光对视,再叫他,让他回答。

如果嫌麻烦,孩子不理大人,大人也就不理孩子,让叫了不理这件事轻易混过,孩子就会慢慢养成这样的坏习惯——谁叫我,我不想理就不答应,反正也不能怎么样。

3.不要指望孩子一下就能改好,慢慢来。

以前叫10次不理,现在叫5次理了,就是进步。

4.先从“听到人叫就理”开始改进。

我们约好,孩子在家里也做到一叫就理人,在学校也同样。

我和爸爸的通话,孩子在旁边听着。打完电话,我问他:我是不是让你爸爸不打你?咱们也做个约定,好吗?

拉个勾吧!

他有点儿高兴了,看起来听懂了,也很郑重。

下午排队的时候,我说他,他本来不想理我,但似乎想起了我们的约定,马上说一声“哎!”我立刻肯定他:“对,就是这样。”他笑了一下。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码字不易,你若喜欢,就去下面原来点赞的地方,给我一个“好看”吧!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相关文章

  • 孩子无意中就养成了相同的行为模式,根源全在大人的言行

    我有一个学生,学习不错,很聪明,发言的时候,特别有思考含量,经常会有一个问题比较难,别的同学都回答不出来,这时候,...

  • 正面管教分享七: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正面管教》书中指出:“大人的不良行为促成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大人改变自己行为的时候,孩子也会随之改变。”...

  • 赵晓英  焦点网络初级13期 坚持分享第45天

    今天读《正面管教》感悟:大人的不良行为(由于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促成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大人改变自己的行为...

  • 正面管教——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8、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大人的不良行为(由于知识和技巧的缺失)促成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大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时...

  • 你的理由充分么?

    东北的孩子,从小就被一句话教育:“别说话,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大人说啥就是啥,老师说啥...

  • 《狂飙》随感:孩子的恶,根源在父母的言行

    《狂飙》是23年的一部倍受国人关注,一致好评的电视剧,不论是故事情节的链接还是演员们的演技,都堪称精彩。虽然是一部...

  • 你的行为复制一代又一代

    童年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行为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形成了我们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在亲密关...

  • 孩子偏差行为的根源

    “撒谎”源自于真相不被接纳。 “自我”源自于家庭以孩子为中心。 “沉默”源自于父母无视孩子的需要。 “怯懦”源自于...

  • 读《影响力》

    1 固定行为模式:构成模式的所有行为按照相同方式和顺序发生。人的行为常常按照固定行为模式发生。因为人需要节省思考的...

  • 拆书--《非暴力沟通》-2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是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无意中就养成了相同的行为模式,根源全在大人的言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bv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