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能听到,要跳出你的舒适区,去拓展个人边界,说白了,就是去学习。
学习就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挣扎的过程,一定会激起人们的不适感觉。
因此,在学习之前,务必要搞清楚学习规则。
1、万丈高楼平地起,起步不易。
盖楼房前的地基工作,会占用施工总时长大部分时间,学习知识也一样。
如果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就需要为新知识打好地基。
比如一个小朋友想给妈妈写封信,首先他需要识字,那么识字就是写信的基础,新知识需要已有知识做基础。
如果我想要写好文案,基础就是明白文案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后期使用一切文案技巧的基础。
2、每天突破一点点,点面结合。
努力,不会让我们进步,非常努力,才不至于让我们原地踏步。
每天给自己定高一点的目标,进步就会快一点。
在学习上,把目标设定得略微超越我们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每天突破一点点,由点成线,由线成面,扩大认知边界。
就像我所学的文案课,每天突破一个新的知识点,最终汇集成一整套文案写作框架。
3、知识关联像五环,环环相扣。
每个知识领域都有其独特体系,而该领域的专家一定是熟练运用该体系的人,他们了解每个知识环节彼此的关系,以一种融会贯通的方式进行思考。
在生理上,我们称这种行为,是肌肉记忆;在知识运用上,这是无意识的自动行为。
脑海中已存的知识脚本,会让我们自发产生思考行为,我们需要锻炼这种知识与行为环环相扣的能力。
4、情绪激发自我效能,能力倍增。
记得我第一次滑雪时,很害怕摔倒,当好友教会基本要领后,就开始独自滑雪,我在心里不停对自己说:“不要怕!稳住!目视前方!你可以的!”
后来虽然滑的慢,但是总是学会了,并且基本没有摔倒,我的这种心理暗示,也称做自我效能。
情绪体验对思维活动有极大影响,也就是说,如果我认定自己学不会滑雪,从而烦躁情绪就会降低认知能力。
自我效能就是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调整我与学习活动有关的情绪,同时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信赖,这是一种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感觉。
学习活动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游戏升级打怪,需要一步一步来。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在学习之前就要搞清楚的,你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只有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才会让学习行为一直保持下去。
请相信,没有目标的行为,定不会长久。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