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一直困在自己的某个模式里,出不来,蛮痛苦的。上了鼓励咨询课后,我知道想要破解自己的模式,就要去看童年发生的事情。但人往往是逃避痛苦的,就像《亲密关系》说到的,不愿意去面对。所以我还是接受自己,不想去触碰的时候就不去触碰。但当有的事情发生了,就像我小时候的场景时,我就会抓住机会,去感受一下当时我的感受,勇敢去面对,然后看到我的模式。
有一日乐乐发高烧,上午烧退了下来。午饭后我陪乐乐睡觉,睡醒一觉发现乐乐有点打蔫,量了体温,又飙升到38.3度了。我问乐乐晚饭吃什么,她说喝粥吧,于是她喝粥,我吃馒头和炒菜。乐乐坚持要在床上吃东西,我看她可怜的样子也就同意了(原来的我是很坚持原则的,必须要她下床吃饭)。正好乐爸那天出差,我想就两个人还要分开吃饭,于是我破例在乐乐房间的书桌上吃饭。乐乐看着我吃菜,还有传来的菜香味,乐乐也要吃点,于是我拿来碟子给她夹上菜,然后一个劲儿地叮嘱她要就着桌子、就着盘子吃,我内心是很害怕她把菜掉在床上的。
乐乐不舒服,吃得很慢,看我吃完饭,乐乐又操心兔子没有吃的,让我去给兔子放吃的。我这边还没放好吃的,就听乐乐大喊:“妈妈,我把土豆丝掉在被罩上了。”我手里拿着兔子的草,赶紧说:“你快用纸巾把土豆丝抓起来。”我心里低估着不该让乐乐在床上吃饭的,很是懊恼。
我洗过手,冲到乐乐房间里,想看看被罩是啥样的,要不要洗。乐乐用纸巾擦过的被罩油了一大片,我立马暴跳如雷,喊了一声:“你又给我找麻烦!”这句话一出口,我马上反应到,这句话,怎么那么熟悉呢?我不禁回到我小时候的场景,每每我不注意把衣服吃脏了,或是惹了什么祸,妈妈都会大叫:“你怎么又给妈妈找麻烦啊!你知不知道妈妈已经很累了,你还要给我添麻烦。”就是这句话,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也许因为不想想起它,我把它深深地藏在潜意识里了。
就在那时,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个信念:我总是给妈妈找麻烦,让妈妈感到很累,生活真是麻烦啊,妈妈总要不停地干活。就在那一个瞬间,我似乎知道了,为什么我喜欢把衣服保持地很干净。记得妈妈经常和我说起,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妈妈和我们不在一起,爸爸带我去幼儿园。妈妈总是给我穿上一身衣服、带上一身衣服,每每回家的时候,我通常都是穿着走时的那一身,爸爸总忘记给我换干净的衣服。妈妈每次都夸我,衣服保持地那么干净。于是我在内心又种下一个信念:我要把衣服保持地干干净净的,不让妈妈多洗衣服,这样妈妈就不累了,妈妈就会更爱我!
现在我做了妈妈,我知道要让幼儿园的孩子保持一个星期衣服不脏是相当难的事,我想我那会一定是乖乖的,停止了一切探索。但那时的我似乎也是快乐的,因为我知道衣服不脏,妈妈就会开心。
那一刻我看到了我的模式,知道了自己痛在哪里。那一刻我知道我可以从模式里走出来了,我知道妈妈是爱我的。我小时候看到的、感知到的其实都是我想要的,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现在我长大了,可以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了。我想我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就是来自妈妈的影响,很欣喜我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我和乐乐喊完后,我气哼哼地把被罩换了个新的,把油的被罩喷上预洗液,处理了下丢进洗衣机里,我特意看了看时间,差不多20分钟的样子。曾经以为很麻烦的事,做起来只需要20分钟。那一刻,我像是疗愈了自己,我知道我曾经给妈妈找的麻烦,让我感受到我妈妈爱我是有条件的,于是我努力听妈妈的话、保持衣服干净、学习成绩优秀等等,我都是害怕妈妈不爱我了!
曾经的我很多时候感受不到生活是美好的,总觉得什么事都很麻烦。每次给乐乐洗衣服我都会抱怨乐乐把衣服弄得太脏了,有时我就会忍不住和乐乐说,乐乐很不在意地,有时就会用话来怼我:妈妈,衣服总是要洗的,脏点没什么嘛。我就会回应她:当然不一样了,脏的就洗起来很费劲。现在想想就是脑袋里的“麻烦”一直在困扰着我。
就像昨天文章里说的,我想要的和做的往往是背道而驰的。我想要乐乐大胆地去探索、又要乐乐保持衣服干净;我想要乐乐饱有对生活的热爱,我却在一边大喊生活太麻烦。它们本身就是矛盾的。
当我看到乐乐趴在地上,带着爱意去看兔子,然后趴在兔子身上,看着乐乐那么开心,我感受到温暖和感动,这些都是我不曾拥有过的。我真的应该学着乐乐的样子,全然地去热爱生活,把自己曾经的禁锢打开,然后学着去酿造母爱的“蜂蜜”。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36932/71f4e00720ab8204.jpg)
跟随着乐乐的成长,不断看到自己的模式,然后破解它,和乐乐一起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