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尊”的定义,在《儿童心理学手册》中,并没有明确的给出。它的英文原文是 self-esteem。
我也找了一些其他的书,在《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中,找到了一个比较简洁的定义:一个人的自尊,是对 自我 的 概括性评价。
从这个定义就不难理解,在《儿童心理学手册》第三卷的第9章的所有内容,正是在讲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自尊”方面的发展是怎样的。它详细描述了幼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的人,对“自我”的概括性评价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社会环境会怎样影响孩子们的评价,以及这些评价又会怎样影响到孩子接下来的发展。
我将章摘录文章的目录,简单做了一个整理。
这一章的第一部分是关于一些基本概念的解释,以及这一章主要内容的主要理论来源的介绍。
(威廉詹姆斯,著名心理学家)
=============================
接下来是各个年龄阶段的详细介绍。
每个年龄阶段,都会先给出一段典型的、对自我的概括性评价的文字描述的例子;
然后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哪些认知特点、环境特点等,使得孩子会这样来看待自己;
接下来,介绍了由于孩子的认知发展的局限,造成这个年龄段孩子普遍的自我认知方面的局限,也就是所谓“常规性障碍”;
接下来当然就是“非常规性障碍”的部分,也就是说,哪些环境因素会造成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对自我评价上出现一些偏差,并且是将会影响到孩子后续的正常发展的偏差;
最后,是在这个阶段会对孩子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典型的做法。
幼儿期至儿童初期
儿童早期至中期
儿童中期至后期
青春早期
青春中期
青春后期
个体差异:青春后期/成人期适应性和适应不良性自我过程及其后果
=============================
在这一章的最后,对“自尊”的现有研究中的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主要议题是:自尊是否具有稳定性,个体差异,性别差异,跨文化性。
关于“自尊”的总结
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