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科学认识--《这才是心理学》

科学认识--《这才是心理学》

作者: 阿粥_zoe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00:23 被阅读0次

心理学似是而非不够深刻?部分心理学说使用个案去定义理论而这种方式还常常是广为周知,心理学者也无法避免“实验者偏误”的问题,在实验中将自己的固有思维强化并使用偏向自己有利的结论来佐证自己的想法,因此有些心理学并不是真正科学严谨的理论,而大众对心理学的需求又使伪心理学者扩大使用了这些混淆是非的手段。想要了解心理学的人们往往需要了解如何科学认知和使用心理学。

科学的基础前提:可被检验和被重复。

心理学总有这几个误区:(1)总被用来起解释的作用,人们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让自己的大脑接受自己做出的行为——大脑很多时候都知道你已经做错了,但是大脑并不想承认。(2)只要有几个甚至一个案件支持当前的世俗观念,便会认为世俗观念存在是有理的,且很难接受新的观点。——只有结婚才能幸福,如果你一个人都不能使自己的生活感到充实,那么显然结婚也不能让自己而且还要让双份人感到幸福。

科学的特性:可证伪性,有意义,可信

一个理论如果有用,则他的预测必须明确:何事会发生,何事不会发生;因此如果该发生的时候他却没有发生,反之也一样,则我们可以断定:这理论有问题。

因为真相只有一个。所有的科学理论其实都应该能够通过枚举法(当然我们无法掌控未来,所以永远不能说永远……)

那么什么理论是有用的呢?其实生活中大部分的道理对于现实世界都无卵用(人得互相帮助,爱情就是(自己填),过年就是得走亲访友),其实细想可知,大部分的“道理”都只是为了安慰和加强群体认同,从整个人类的发展长河来看并不重要,你说你只想知道对自己有用的?显然对自己发展有利的那些理论最适合用来强制别人和你一起群体认同。

那么什么理论是有意义的呢?这个理论必须是可在不同案例上可操作的,如果你胃痛,你描述你胃不好受,而我却无法切实你的感受,那么“胃不好受”这种描述显然没有意义。而大家都可以通过仪器测定血糖水平,那么血糖水平是有意义的概念。

虽然数据能显示有意义的内容,但有时不一定是可信的,因为显式的几个条件不一定能够真的测量出想要这些条件测量的那些内容,世界是多样化的,分散到细节上也是这样,是否还隐藏着什么呢?我们应该时时怀疑,这两件事情究竟是相关,还是因果关系?

顺便我们还要注意交叉影响,很多行为都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但是多重原因意味着事情走向了更复杂的方向,而人类是懒惰驱动的,面多这种复杂,人们也会更愿意选择回避,因为回避,我们就可以减轻自己的愧疚而将更多的矛头指向与自己无关的其他因素和人身上。所以,当你表现不好的时候,你觉得真的就只是工作让你不满意吗?有心理状态、家庭原因、情感、过往经历的掺入没有?

经验并不是科学,但是经验可以用来为科学筛选实验条件来更快地指出一条大致的方向,也适应了节省原则:排除最大改动的可能性。

科学向来是缓慢发展的,从来不会在某个点爆发,因此你经常看到的“xx世纪的最强研究、一百年最...(诸如此类论调)”都只是噱头。

总结下来,有时人类避免选择科学,是因为出于私心,人们对不了解的世界选择偏向性误解,对为自己开脱选择刻意误解,当我们选择特例来解释内容的时候,基本也就是想要维持自己的观念不被冲击的时候。而那些特例,往往是罕见偶然的物种,而偶然,一点也不科学。

相关文章

  • 科学认识--《这才是心理学》

    心理学似是而非不够深刻?部分心理学说使用个案去定义理论而这种方式还常常是广为周知,心理学者也无法避免“实验者偏误”...

  • 《这才是心理学》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带着先前收录的推荐,阅读了《这才是心理学》,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是一名心理学教授。 这并不是一门标准的心理学入门...

  • 《这才是心理学》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带着先前收录的推荐,阅读了《这才是心理学》,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是一名心理学教授。 这并不是一门标准的心理学入门...

  • 读书有感丨《这才是心理学》

    这是我已完成精读的第十本书《这才是心理学》,这本《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是一本经久不衰的心理学书籍,...

  • 微目标001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1-5章)看了这前五章的内容,让我对心理学有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认识。首先心理...

  • 读书分享——“某某人统计学”的错误引导

    问:“男人比女人高,对吗?”答:“对。”问:“所有男人都比所有女人高,对吗?”答:“错。” 这是《这才是心理学》这...

  • 《这才是心理学》与修身齐家之道

    导读:《这才是心理学》是一本为心理学去伪存真、有态度的,让你真正了解什么才是心理学的经典著作。这本书让每一位读者都...

  • 科学认识压力

    我们有压力吗?压力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压力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压力的...

  • 书单分享

    心理学 《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对伪心理学说不》 《正能量》(《rip it up》)-...

  • 科学了不起吗?有本事1000年后再看!

    钱丢丢《每天听本书》D15——《这才是心理学》基思·斯坦诺维2017.6.30 今天听的《这才是心理学》由基思·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学认识--《这才是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dt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