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听课打卡吧!
听课打卡的三重意义:
第一重:向别人证明,你听课了;
第二重:向自己证明,你听课了;
第三重:向未来证明,你听课了。
这三重,刚好与听课打卡的三种难度相对应。
向别人证明,你听课了。写出“3个新知识-2个新视角-1个新行动”,只要内容是本次听课的内容,一写出来,院长和同学们就知道你听课了。至于课程内容听了多少,不一定清楚,只能知道的是,你写了的内容,一定是听了的。这便是一阶难度的作业。
向自己证明,你听课了。思维导图等笔记的形式求全,求思路的梳理,重新整理的时候,也是一种逻辑的重构,这是需要专注,需要投入的。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一幅图,一篇文章,但是自己却是晓得,并不容易。这便是二阶难度,花式笔记输出。
向未来证明,你听课了。费曼输出,其实是用自己的理解,对内容进行重构和输出,甚至有些伙伴的输出就是应用。理解是应用的基础,理解透了或者现在用上了,都是在告诉自己,未来用上这个内容,是得心应手了。这便是三阶难度,费曼作品输出。
一次听课打卡,一片良苦用心。感恩游戏化特训营,感谢院长和长老们!
-阿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