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听的是彭老师的一节物理课,也是初三复习课研究,两节连堂。课题是"压强浮力",副标题是“重构单元体系,解决具体问题"。课堂的流程如下: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二、温故知新、梳理核心知识。彭老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复习"力"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1)力的定义;(2)力的作用特点;(3)力的单位;(4)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三要素;(6)力的表示;(7)常见的力--弹力、重力、滑动摩擦力、压力、浮力。
三、解读学习目标、突出重点。彭老师认真解读今天的学习目标,说明今天学习的重点和活动开展的方式。
说到学习目标,我实在是要说说压抑得太久的我的观点。我就很欣赏彭老师今天的学习目标,就两条:1.研读文本,梳理构建浮力体系;2.能利用求浮力的四种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同是271的老师,又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把学习目标写成实实际际的两条,我很欣赏这种脚踏实地的作风。不像我们数学的学习目标,一写就是一百字以上,常常为了追求具体用概念解释概念,越想具体越说不明白,抛弃了抽象和概括的数学语言就不是数学语言。可惜,我改变不了现实,我只能顺从。去年我就数过,每在备课设计上抄写一遍学习目标我就数一遍字数,记在备课本上,一学期下来求个平均值,谁能相信我们每天上课用粉笔一笔一划写到黑板上的学习目标平均字数是138个字。每天去教室上课,单单手写课题和学习目标就要好大的板面、好长的时间,解读起来也是拉拉杂杂不知所云。怪不得有人写在黑板上的学习目标偷偷使用了“缩略版",真是理解万岁!所以今天彭老师的学习目标我就觉得有实效、不做作。
四、能力为先、总结归纳。彭老师引领学生总结了求浮力的四种方法,画图分析,归纳总结。
五、主体部分--重构拓展、实践生成。彭老师为学生设计的三个学习活动也是很有特点的,我甚至从这三个活动的设计中看到了彭老师对教学的用心和人格魅力。
(1)彭老师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一个问题背景:"小明把一正方体浸没在水中,请根据实验图片计算.......。这是一个问题开放的物理题,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设问,你想到什么就去求什么、能求什么就求什么,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求出的结论多。之后就安排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师生互动,考量每个展示同学的思路、方法和物理表达是否科学有效。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基本达成共识,彭老师要求同学们把刚刚展示、讨论中的收获认真地写下来,要抄题,尽量多,尽量规范。在这里,彭老师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多写一遍不吃亏。原来自己的演算只能算草稿,现在的整理与收集才更有效,所以要认真、规范"。
(2)活动结束,彭老师追问了一句:"如果允许你增加一个条件,你能做些什么?“哇塞,太棒了,只轻轻一句,就引导着学生激情澎湃地开始了第二的探究活动。第二个活动刚结束,彭老师又问:"如果把水换成别的液体,你有哪些发现可以和大家分享?“我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初中物理其实是一门逻辑性与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再加上抽象难懂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学生会感到困难。所以物理的学习需要系统的梳理,更需要深层的探究。这两点彭老师都做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