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625 拆文+读书笔记

0625 拆文+读书笔记

作者: 真的雾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6-25 21:23 被阅读0次

拆文

一、标题:

男孩离家出走10次:爸妈根本不管我,手机才是他们的孩子

文章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EwNjUyNQ==&mid=2669959944&idx=2&sn=2658014ac800a445124a736bbdfb7062&chksm=bc5c26fa8b2bafeccd8c4f133f83fe328109d1cf9723907f0850a87dac225c864ee51a182277&mpshare=1&scene=1&srcid=#rd

二、选题(价值观、中心思想):

父母的冷漠以及对孩子心理状况的不了解,造成了对孩子的关注过少,使孩子产生焦虑,妨碍其健康成长。

三、结构:层层递进

1、新闻热点:孩子用一次次出走唤起父母的关注。

2、孩子的不懂事,只是在用「闹」和「作」求关注。

3、父母的冷落伤害着孩子。

4、别让对孩子的关爱只停留在表面。

5、如何正确的关注孩子?多与孩子亲密接触、情感补偿与定规矩并重、杜绝冷暴力。

6、父母只有不断自我成长,才能成为好父母。

四、开头及切入点:

1、引入:由具有普遍性的新闻热点引入:父母迷恋手机,孩子离家出走。

2、切入点: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过少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怎样去关爱孩子?

五、素材:

第一部分:反面案例

(1)新闻热点:父母沉迷手机,对孩子关注过少导致孩子离家出走

(2)权威问卷调查:中科院心理研究调查,忽视易导致儿童抑郁焦虑。

第二部分:反面案例

(1)电影:《芳华》何小萍被冷漠冻坏的一生。

(2)实验:美国心理学家盖伊·温奇博士在《情绪急救》一书中的扔球实验。

第三部分:正反对比

(1)电视节目:《超级育儿师》帮助二胎家庭搞定焦虑的大女儿小米。

(2)电影片段:《狗十三》女主李玩的爸爸没有实现对女儿承诺。

第四部分:方法论

(1)纪录片:《婴儿的秘密生活》亲密接触可以带来安全感。

(2)电视节目:《超级育儿师》小米9点前独自入睡

(3)心理学著作:《天生非此》中悲观情绪会世代相传。

第五部分:总结

名人名言:奥利弗·詹姆斯

如果我们曾遭受精神虐待,就会产生严重的悲观情绪,而这会决定我们感受世界的方式。它们会顽固地留在我们身体内部,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六、结尾:

养育孩子需要方法,父母也要不断学习,同孩子共同成长。

七、金句:

1、别总怪孩子不懂事,他只是在用「闹」和「作」求关注。

2、你对孩子爱理不理,就别怪孩子疏离叛逆;

你对孩子言而无信,就别怪孩子撒谎成性。

3.要回应孩子的情绪,但不是答应所有要求。

八、感想:

题目采用新闻热点+观点的方式,数字的使用使整个标题引人注目,以孩子的口吻说出使人心痛,引人深思。

全文通过为什么?如何做?做什么?层层推进,通过讲述生活中存在的许多对孩子漠视不关注的冷暴力,使每个家长明白,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只有与其共同进步、不断修行。

【读书笔记模板】

1、日期:6月25日

2、书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3、页码:1-11页

4、故事素材:

001小男孩打针拼命挣扎。

002家长坦率的与孩子沟通,使圆圆在打针时能够勇敢面对,积极配合。

003做超声雾化,在孩子毫无心理准备下强行让他接受,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反抗。

004圆圆喉咙疼,妈妈对她进行了情感沟通和讲解,使孩子平静对待配合治疗。

005上幼儿园前的体检,家长及时沟通,提前告知,使孩子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006圆圆上幼儿园,他爸爸单位的同事,吓唬捉弄孩子,使孩子不知道该怎样去应对,变得不知所措,遇到陌生人开始犹疑闪躲,变得不自信。

007妈妈和孩子用床单做“眊儿”的游戏。

008电视台节目,5个孩子,主持人为了把观众逗乐,用话语挑拨。

5、科学研究理论:

001家长与孩子交流要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

002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003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过分缩小。

004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惊人,同时也要给他们留下退路。

005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006“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

007我国现在著名教育家陈和琴先生就坚决反对捉弄孩子,他认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

008成人觉得捉弄孩子很好玩,不过是逗的孩子哭一下鼻子,一笑就没事儿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

6、心理学理论:

001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看似很困难的事情。

002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他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003“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经常是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儿童的情趣中,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

7、金句:

001儿童从小学会理性面对一些困难和痛苦,不仅能缓解痛苦,还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002打针时,即使哭也一样疼。

003宁肯得罪同事,绝不“得罪”孩子。

004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陶行知

8、自己的感悟

001当孩子有情绪进行抵抗时,要尽快的转移他的注意力。

002对待孩子要真诚,家长要学会平静沉得住气。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事实的影响,适当的时候要学会激发孩子自身的勇气。

003捉弄孩子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让孩子产生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遇到这类事情,家长以后要礼貌的坚决支持。

相关文章

  • 0625 拆文+读书笔记

    拆文 一、标题: 男孩离家出走10次:爸妈根本不管我,手机才是他们的孩子 文章链接:http://mp.weixi...

  • 拆文!拆文!拆文!

    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https://www.jianshu.com/c/6b7c37bb4161] 感慨良多! ...

  • 0625读书笔记武志红-自我的诞生-为什么人需要掌控感

    0625读书笔记武志红-自我的诞生-为什么人需要掌控感 原文:如何把涌入的信息感知为善意的?基本方法就是不断的努力...

  • 0731拆文+读书笔记

    拆文 一、标题:多少体面的成年人,在小学生面前不堪一击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

  • 0626 拆文+读书笔记

    【拆文】 一、标题: 婆婆骂坠崖孕妇“没死报什么警?”自私,是一种会遗传的病 文章链接:https://mp.we...

  • 0627 拆文+读书笔记

    拆文 一、标题: 1岁男童被生父摔死:这家人的不幸,警醒1000万中国家庭 文章链接: https://mp.we...

  • 0708 拆文+读书笔记

    拆文 一、标题:胡军汪小菲凶儿子上热搜:允许男孩哭,比哄他们笑更重要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

  • 0704 拆文+读书笔记

    拆文 一、标题:“教育学博士妈妈”陈美龄培养3个儿子进斯坦福大学:10字道出了育儿大忌! 文章链接:https:/...

  • 0706 拆文+读书笔记

    拆文 一、标题:10岁女童被亲生父亲绑在高楼外:比打骂孩子更可怕的是…… 文章链接:https://mp.weix...

  • 0712 拆文+读书笔记

    拆文 一、标题:“爸妈都是为了你”:你的辛苦,不该成为孩子的债!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625 拆文+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hf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