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作习得第211篇--认识焦虑(续)

写作习得第211篇--认识焦虑(续)

作者: adamant555 | 来源:发表于2017-02-28 19:51 被阅读34次

焦虑产生后,基本不受意识控制,随时都会跳出来,干扰我们的生活。

前些年,我爸爸提前退休后,因为担心拿不到退休证,无法享受医疗保险,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大幅缩短,甚至产生严重的耳鸣。这种焦虑产生原因,属于昨天所说第一种:预期生活质量下降,生存受到威胁。

我爸爸不懂背后的原理,只能听之任之,任由焦虑肆虐,即使还没受到退休医保问题的困扰,身体被焦虑损耗不少,生活质量大为下降。后来,提前退休的政策几经改革,退休者能享受正常退休的所有待遇,爸爸心里的大石头,才彻底放下,然而焦虑对身体的损伤却难以恢复。

这种情况,如果去医院,临床医生大多会开安眠药或者百忧解,压制焦虑的症状,虽然立竿见影,副作用也很明显:人会变得迟钝。如果看心理医生,可能要搞精神分析那一套,医生引导说出你的困惑,排解压力,也能立即见效,但很难维持下去。情绪的病,很难依靠心理疗法治愈,况且心理治疗的费用,普通老百姓也承受不起。

治疗焦虑,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冥想。提到冥想,很多人就会想到瑜伽、禅宗等宗教活动,实际上,冥想的作用,早已被现代心理学认可,而且通过大量对比试验,证实冥想对于增强记忆力,提高幸福感,治疗各种心理疾病都十分有效。

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压力会加重病情,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从而使患者的前额叶-顶叶网络而不是杏仁核起主要作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很有限,更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改变生活方式,如避免那些会给人带来压力的活动(做到这点很不容易),提高睡眠质量,经常运动等。这些活动能缓解精神疾病症状,或者防止精神疾病发作。有一种简单的精神活动能使上述这些对抗压力的方法黯然失色,那就是冥想(meditation)

——《贪婪的大脑》

冥想如此有效,为什么没有快速普及呢?我想有几个原因,一是冥想相对药物见效较慢,很多人坚持见天后,看不到效果就会放弃;二是冥想对环境和作息时间要求较高,有精神疾病的人生活不规律,环境也较嘈杂,不能保证每天定时定点冥想;第三,从快节奏、大信息量的世界突然进入安静、缓慢的冥想环境,可能会感觉到寂寞,有些人会感觉不适,受到一致性的驱使,更愿意回到熟悉的环境;第四,冥想对于媒体和商家诱惑很小,因为无利可图。媒体和商家只考虑利弊,而不关心对错,生活中有很多案例,比如媒体和商家更希望奶粉喂养而不是母乳喂养,因为奶粉的畅销会带来利润,媒体也会获得奶粉商家的广告收入;例如媒体和商家希望大家感冒时及时吃药,而不是等待自然好转,医生、制药厂和媒体才能多一份收入;例如,像健身这种简单的事情,在屋子里,不依靠任何器械就能完成,但是大家这么做,健身房和器械厂商就该难过了。

冥想的科学解释: 如果坚持冥想长达几年,会永久改变前额叶-顶叶网络,使其更高效地运作。与抑郁症和焦虑症产生的后果不同,长期冥想会使前额叶-顶叶网络的作用加强,杏仁核的作用被抑制。

冥想:让人体在血压和压力激素分泌方面发生良性的变化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冥想:有意识的去控制想法,专注凝神,头脑放空。冥想是驯服不安内心的一种方法,是佛所教导,放弃我执,也同时放弃快乐和痛苦的方法
——《象与骑象人》

冥想属于精神活动,通过抑制杏仁核的情绪释放频率和强度,减小焦虑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更积极的办法,应对外在压力。通过冥想等方法,培养强大的意识能力后,尝试拆解产生压力的外部因素,列出可行计划和行动步骤,改善生活环境,一劳永逸解决焦虑的外部成因。

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妨思考吧,甚至完全可以去理性分析和思考导致焦虑的问题本身,将其拆解,分析来源,在不知不觉中,大脑的工作重心就从情绪模块转向了推理模块
——刘未鹏《暗时间》

我把这些外部因素称之为“重要的事情”,需要始终放到最高优先级,每天做一点“重要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天,我们都会受到大量“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干扰,在疲于奔命后,常常忘记重要的事情。这完全符合大脑的运作模式,大脑做规划的意识模块影响力甚小,而即使处理的情绪模块主导选择权,会全力扫除引起短时焦虑和恐慌的事情,因此我们会流水线般处理眼前的事情,而忘记远处潜伏的压力和焦虑。

大脑就像我们眼前的计算机,也可以通过灌入程序进行训练。让大脑识别“重要的事情”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俗话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真理也不能免俗,每天固定时间告诉大脑你的重要事情,久而久之,大脑会认可你给出的优先级,优先做长期有利的事情。**

了解大脑,训练大脑,像对待孩子一样,需要耐心、持续不断的试错、反省和改进。

相关文章

  • 写作习得第211篇--认识焦虑(续)

    焦虑产生后,基本不受意识控制,随时都会跳出来,干扰我们的生活。 前些年,我爸爸提前退休后,因为担心拿不到退休证,无...

  • 写作习得第210篇--认识焦虑

    一位头马会员请我看他的稿子,主题是焦虑。对这个话题,我既有亲身体验,看过不少心理学相关的书,还做过一些尝试,正好借...

  • 写作习得第241篇--孩子新习惯系列之学字学拼音

    《写作习得第22篇--使用富兰克林说服法教育孩子》30天计划,让孩子学会了正确的握筷子姿势,《写作习得第173篇-...

  • 李小花的第一次菜单分享,最稀罕的四道菜!

    读书/写作/美食/跑步 公众号:悦享习得记 不端不装,这里全是有关习得的成长。 这是小花的第20/100篇原创习得...

  • 人的行为是习得的,焦虑也是习得的

    人的行为是习得的,焦虑也是习得的。 有些人对于鲜红色衬衫习得性恐惧可以让一个人对环境中任何红色都产生焦虑或恐惧反应...

  • 写作,是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目前对写作的认识: 人人都能会写作。 写作能力是可以习得的。 大量输入、素材积累是写作的两个重要基础。 输出倒逼输...

  • 认识-习得性无助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习得性无助,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在面临挑战时会选择放弃或中途退出,而...

  • 写作习得第184篇--过年

    今天是大年三十,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望向对面的楼宇,看不到人们走动的迹象,大概都回家去了。过年的北京,变成一座空城,...

  • 写作习得第183篇--舍得

    每天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如果不加阻断,我们的感官将应接不暇。我们的大脑,习惯从所有发生的事情寻找答案,即使没有关联,...

  • 肯定句疗法 |关于焦虑的肯定句

    我们经常会焦虑,焦虑当下,焦虑未来。适度的焦虑有益成长,但是如果焦虑长期无法缓解,则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最后积压成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习得第211篇--认识焦虑(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hf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