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让大家在课程中体验感燃起来

如何让大家在课程中体验感燃起来

作者: 悠妈亲子成长加油站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23:49 被阅读0次

    我的标签是个自主学习力导师,公司主要也是做自主学习力。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课程设计的好玩有趣,让家长能够乐在其中,并且带着这种没好的体验与收获回家,更有效的支持和陪伴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的环境,同时,配合有效的亲子游戏和方法,让孩子有能力和空间完成自主的探索和学习。

    今天以学习者的身份聊聊在游戏化训练营的体验,在游戏营的课程设计中,如何多维度的增加体验感,让我们欲罢不能,停不下来。

    在训练营学习的过程中,与自己的对话还是很多的

    首先,很惊喜课程是我需要的,一直想做好玩有趣的体验感好的课程,可是并没有特别清晰的思路,设计课程也都是最简单的模式,主要分享的是线下课,通过故事和案例,一些互动游戏,讨论分享完成互动体验。可是到了线上课,就是微课,每次按照自己的逻辑完成课件呈现出来,仅此而已。如何在线上部分增加体验和互动,没概念。

    在游戏化特训营的我基于上面的初始状态,处在不断的改变的过程中,从一个对游戏和游戏化设计的小白,一步步跟着课程的节奏往前走。学到游戏化的理论,全面的了解游戏化的内容,也给游戏正了名。其实在讲科学上网的时候,面对很多是有网瘾的孩子,我本人对游戏都有一些偏见。

    如今了解了人的行为八大动机,八角模型,了解了游戏化课程设计的四线三感,故事原型,故事线,以及如何基于故事框架撰写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到开始用工具设计课程,编写大纲,自己为了大纲也花了很多时间,开心的发现这个方法与我而然是有效的。

    当下的我遇到的挑战:

    1、面对多条线的学习步骤,眼花缭乱,一开始甚至没弄清楚主次,听课作业这一块都没重视起来,也就是没get 村长的苦心。

    2、面对扑面而来的新知识,新方法,新工具,想要弄懂它已经很不容易,想直接迁移到课程,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只能生搬硬套,会有点挫败;

    3、对于大家的花式输出,顿感压力,一直码字的自己面对这种五彩缤纷的作业有点迷茫

    对于未来非常清晰,我相信自己认真学习,突破目前的框,就会豁然开朗,我也相信在未来自己可以很好的讲游戏化课程设计运用到公司的线上线下课中,慢慢的熟能生巧。

    这是一个学习者的自我对话,我选择的方法是: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并且一次次的观摩别人的思路和笔记。回过来看看村长的课程理念,慢慢的从生套到可以运用到掌握,例如二维矩阵画布和任务卡片,以及 ask模型。我一直相信刻意练习是可以改变的。

    从一个讲师的角度,看到村长在体验感上花了大量的心思

    1、几条线路并行:

    主线的学习就分成课前、课中和课后,还有多维度的学习资料,课前的 PPT,课后的逐字稿,可谓是无微不至,还有周日的答疑点评,每个细节都让你感觉他很用心,并且体验感很丰富,除了感觉有点应接不暇。

    互动上:彩蛋,金币,星芒,作业评比,大咖分享,还有村长一对一的每日问候,还有盲盒共创。很多个维度,让我们不会觉得线上训练营就是听课学习,只要你愿意动一下,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故事线的加入,让课程变的好玩,每个人换了个身份,精灵,探索,好玩。反复真的置身游戏中。

    学员与信息的对话

    在课程中,与信息也就是内容的对话自然是重中之重,训练营就是要获取新知识,转化新技能,最后应用到自己的课程上。

    因为是未知的知识,充满好奇心,如何更快更好的学习,如何理解这些内容,并且应用到我的课程中,我简直是迫不及待。每次面对各种任务都非常兴奋,这些任务是促进我完成我的课程设计的,从一开始对任务的眼花缭乱到最后知道主线在哪里。放下得失心,一切就顺利了。

    课程中村长也会拆解特训营的设计,实在不知道怎么应用的时候就跟着他的思路再拆解下正在学的课程,一方面更加熟悉课程,另外一方面也了解设计课程的初心和工具。尝试迁移到自己课程的过程还需要不断练习。

    例如二维矩阵画布,从一开始简单看懂,到后来粗制滥造的写出来,再到最后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个工具,把自己的课程体系先简单列出来,理清思路,也看到自己的设计里面不清晰的地方,找到问题。一遍遍的调整和修整

    而从讲师的角度,老师将自己的课程直接拆解,也相当于让学员多了一份体验,原来这个课程是这么来的,我是这样的感觉。

    学员与场景的对话

    特训营不断变化的学习场景以及作业,让大家可以体会到四个场景的不断转化,从千聊听课的一对多,到写作业点评的一对一,再到互动吧分享作业,彼此点赞学习的过程就是多对多的过程。最后到盲盒共创完成多对一的高难度挑战,很好的增加了体验度。同时也很好的促进学习和内化的效果

    从讲师角度来看,如果多维度学习场景设计线下课,也可以有翻转课堂的多对一,课程中的一对多,互动讨论的多对多,以及自己思考内化的一对一 。

    学员与他人的对话

    参加课程其实除了人与内容的联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人与人的联结,通过和老师学习知识,可以获取更多突破。

    和小伙伴们沟通,比如说看到cc对盲盒的轻车熟路,对课程的拆解,我经常会叹为观止。 除了学习,我们还可以一起去完成一些人际关系的联结,一群志同道合有共同学习背景的小伙伴一起学习,让自己也可以思路更开阔。甚至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说找到互补的资源,节省很多时间成本。

    比如说每次看到大群排名榜上的小伙伴都会给我很多的动力,觉得自己还要再努力一点,内容写得再好一点。

    在互动吧里给别人发彩蛋,或者是看到别人给我发彩蛋,奇妙的缘分就发生了,有句话说的好:不发声就不会发生。和爱学习的小伙伴,互加好友,互相观摩学习,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人的提升,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向这样的人靠近,一群人一起走。

    在学习这么抽象烧脑的课程,我居然还能产生心流的感觉!特别难能可贵,什么是心流?

    心流这个概念在线下课分享过几次,不过都是非常基础的,借来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的理解心流就是当我们投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中,忘记了时间,全身心的投入这个课程中,并且在完成这个工作的时候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心流有一个定义,也就是我们是我们说的最优体验。

    从两个点两个切入,有两个领域可以经常体验到心流,绘画创作和竞技体育。这两个领域的人经常沉浸在自己的最优体验,体会到心流的感觉。

    1、画家灵感乍现的时候就会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幅画,可能需要几个小时,也可能更久,有时候都处于我们身体的极限,可是他依然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2、竞技体育因为有不断增加的难度,类似一个个关卡,参与者一点点的提升自己的能力,突破这些关卡,带来的成就感和进步,让人很容易不断的挑战自己,进而获得心流的体验

    除了这两个切入点,我们回忆下,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也会有一些类似心流的感觉,比如我们行走在大自然,在青山绿水中坐下来,发呆,冥想或者什么都不做,可能时间过的很快,比如我经常写作的时候就会停不下来。写完后觉得内容特别流畅。

    最后给出心流八要素

    如果能在课程中激发了学员的心流体验,那么这个课程就非常成功,在一些场景化课程设计中,大家跟随着不同的变化的场景,很容易就沉浸其中,例如我们的故事线,关卡先,体验线等等。

    如何设计动态体验的课程呢?

    首先是:内容的设计,这是最根本的,一堂课能不能上好,要真的有干货,其次,必须得有一些课程的互动,如果是老师一个人在那里自嗨,很可能下面学员根本没连接,都已经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还有就是要有峰值的体验,这是一个衡量标准;最后,场域必须得合适。

    回到特训营:课前预习的部分,给学员营造一个基础内容的感觉,可以提出些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学习的时候就会体验度特别深,因为是要解决问题的。而课后作业和作业挑战的部分则是学习的知识清晰内化再输出的过程

    如何设计静态的学习场景?

    依旧从特训营来说说四个场景的使用

    萤火场景,是专门指一对多的的单向传授,也就是说,老师讲学生听,针对训练营就是千聊听课,

    水源场景,一群人聊天,大家是平衡的,可以聊天,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老师;针对训练营就是互动吧聊天讨论研讨;

    洞穴场景,是一个人进行思考复盘和反思,去内观,实际上是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自我对话的部分;

    针对训练营也就是一个人写作业,完成课程设计迁移;

    山顶场景,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画面,一群人在一起看日出的画面,而这个画面比喻是许多人一起干一件有挑战的事情,首先要爬到山顶,才能看到日出

    特训营的盲盒挑战就是一个多对一的共创活动,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个盲盒挑战。

    例如今天下午我们开启第二个盲盒的时候,一个战队中,有的人对盲盒的理解比较深刻,比如擅长盲盒的长老 CC,她可以很清晰并且快速的拆解盲盒,搭建思路,而有些伙伴对于盲盒还比较蒙,我们只需要给出针对性的任务,增加伙伴的参与感即可。还有些伙伴愿意很快的熟悉盲盒,加入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也就完成了社交互动的过程,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我们一起努力过。

    从 DISC到游戏化特训营,盲盒是我感受特别深的,可以激活潜水队友的积极性,可以增加战队彼此的感情,可以内化在课程中学习的知识 ,真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有很好的体验感,我们挑战了无限可能性。

    山顶场景是我们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课程中真的学员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为了更好的呈现盲盒的内容,我们会全力以赴共同创作,认真呈现。

    总结下, 想要让大家在课程中有多维度的体验,点燃自己学习的激情,要引发学员与 4 个维度的对话,比如自我对话,我是不是愿意突破舒适区,接受的观念和知识技能,其次与信息的对话,如何在课程方面从不同角度解读和理解课程;再次与学习场景的对话,我们面对一个课程,如何在不同场景中,拿到各自的收获和体验。最后是与他人的对话,这个过程是联结和彼此学习的过程。

    课程设计中,如果能引发高峰体验或者心流体验是意见很美妙的事情。从心流的概念和和切入点以及构成的 8 要素来考虑,就会更容易实现。

    最后要让课程设计有动静结合的状态。这样大家才可以丰富自己的体验感,可以独处思考和内化,可以一群人讨论学习,乃至共同创造,真正做到点燃大家学习的体验感和积极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让大家在课程中体验感燃起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kt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