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
! 讲完了蜗牛的故事,被这首《蜗牛》戳中了泪点。2020年即将过去,在此拥抱每一个努力生活、积极向上的小蜗牛。 今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和孩子们对过去的一年进行了回顾,也对未来有了期许,我们一起写下了那一刻最想说的话,并且约定好在明年的今天一起打开。
回头看,初心未改;向前行,矢志不渝。
人与动物板块结束于小刺猬的故事,每个人都写下了属于自己的那只小刺猬。我们讲啊讲啊,看上去在讲别人的故事,其实说的都是自己。讲着讲着,心变得越发柔软,动物们变得越发可爱,我看它们的眼神开始不同,我们之间似乎建立了某种连结。
对那句“在人身上,集合着所有动物的特质”越来越有体会。我们形容某人慢如蜗牛,狡猾如狐狸,忠如小狗,老实如黄牛。如此种种,无比鲜活。
回想板块刚开始,在主课本创作的环节,教室里是一片“太难了”、“我不会写啊”的声音,时至这最后一天,每个人的主课本写下的都是自己创作的文字,我这个老师真是得了清闲!就是如此神奇,之前还觉得自己做不到,结果全完成了!看来“想的”未必是“真的”。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转眼又是新的一年,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无论曾经有多艰难,有多遗憾,甚至有多愤恨,都已过去,今日才是我们能把握住的,才是重生,才是能直抵涅槃的。
最后三周,是进行新板块——书写历史的好时机。也许下学期就可以陆续用钢笔来写主课本了。对新事物,孩子们总是跃跃欲试的,不过还是有人担心“老师,写错了怎么办?”有人立即回答:“那你就努力不写错咯!”

雅宸班的教学步入了重量主题。“度、量、衡”是可以一起带的,稍微错开一点时间就好。从“累黍定尺,积黍定容,容黍定重”就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系统学习可以更高效,图景也更具有整体性。
“猜猜哪个重”光靠视觉是不够的,我需要启动多种感官才能确保估重的结果更精准。有时候明明是一样重的,可我们总觉得某一种更重一些——这也在告诉我们,不要单纯依赖于自己的判断,客观存在的标准可以帮助我们从“自我”的执着中剥离出来,这样,我看向世界的视角,既包含了我自己,又不止是只有我自己。
我问孩子们: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哪个重?大多数孩子说:铁重!但瞬间就反应了过来,不对!不对!一样重!哈哈,我小时候就被问到过这个问题,铁给人的感觉就是“重”,棉花给人的感觉就是“轻”,这是它们各自的特质。
一项家庭作业是去菜市场转转,看看一个土豆,两个茄子各自都多重,掂一掂,然后再上秤,看看差距,积累生活经验,形成初级的概念。
一克有多重?在自己的抽屉里找啊找啊!结果是一小片纸!老师,这也太轻了!是啊,轻得我们已经超出了我们能感知的范围,天平来帮忙咯! 我描述了很多有误差的场景,比如“早上,小明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走进卫生间,拿起2米长的毛巾洗脸,然后用20米的牙刷刷牙。背着5吨的书包上学去啦!”教室里哈哈大笑,有人拿出尺子比划,天哪,这么大的毛巾,能裹我好几圈!
当脑海里有了“多轻、多重”的概念后,“重如泰山,轻如鸿毛”就更容易理解了吧!
剩下的三周,学完重量、容量,就是货币了,小集市、小商店可以开起来咯!
就啰嗦这么多吧,再次祝大家元旦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