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
如何不惩罚而有效地帮助孩子

如何不惩罚而有效地帮助孩子

作者: 李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16-12-09 07:07 被阅读49次

    前几天发了一篇《惩罚变形记》,很多父母很有感触。很多爸爸妈妈也提出来,如果不惩罚孩子,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具体到孩子身上:我们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今天我们就用周二的案例探讨到底该怎么办?

    奇奇今天忘记带作业去学校了,他打电话回家希望妈妈帮她送去学校。妈妈拒绝了,她说养成丢三拉四的习惯可不好。让奇奇被老师批评,他才记得住。

    在这个案例中,妈妈考虑的是给奇奇一些教训,奇奇就能记得带作业。

    事实上,无论老师批不批评奇奇,自然后果——忘记带作业已经产生了。奇奇很着急,他害怕被老师批评,他向妈妈求助,妈妈把作业送来就可以不被老师批评了。孩子让妈妈帮忙送作业是为了逃避惩罚,是由外在动机驱动的行为。

    妈妈拒绝奇奇,理由是给奇奇一个教训,强化了奇奇的外在动机——逃避惩罚。同时,奇奇还会知道,妈妈和老师是一国的。

    如果我是奇奇的妈妈,我也真心不愿意去送这份作业,但是并不是为了让孩子被老师批评。而是送作业会占用我的时间,这个时间我也许可以读半本书、完成一项工作、写好一篇稿件等等。我不愿意送作业,是因为我也有我的事情要做。

    那么,我会真诚地和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没带作业很着急,很担心被老师批评。妈妈有自己的事情(看书、工作、写稿)要做,没办法送作业给你。

    要知道,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同样重要。当我们这样和孩子表达,孩子会知道这件事妈妈并不责怪他,但是妈妈有自己的事。妈妈不是和老师一国的。

    如果我有时间给孩子送作业,同时我也担心孩子以后总是丢三拉四,我也会和孩子说:宝贝,妈妈今天给你送了作业,很担心以后你总是丢三拉四。

    这时候,孩子很感谢妈妈,一定会说:妈妈,不会的。

    孩子毕竟是孩子,无论妈妈有没有给奇奇送作业,都需要做一些预防性的事情,以切实的帮到孩子。比如:和孩子一起讨论怎么能做到不忘记带作业;用笔记录下要带的作业,列成清单,按清单带作业;每天睡觉前检查书包……相信会想出很多办法。这个过程妈妈是接纳孩子的,真心要帮助孩子的,还能把孩子逃避惩罚的外在动机转化为“我要带作业”的内在动机。

    这样的处理方式,您觉得比惩罚更好吗?

    奇奇中午吃饭的时候用勺搅碗里的饭,饭都被玩没了,不是吃没了。妈妈说,不可以这样玩粮食。你可以选择吃或者不吃,到下午吃饭的时候再吃。奇奇选择了不吃。不到下午奇奇就饿了,可是妈妈就是不同意奇奇吃东西。

    这样的情况,孩子选择不吃,通常是不饿的。不饿的时候吃东西没什么胃口。但是孩子不到下次吃饭时间就饿了,却因为妈妈的规定而不能吃东西。

    妈妈为什么不同意奇奇吃东西呢?一是要单独给孩子准备吃的很麻烦,妈妈需要付出额外的劳动;二是怕孩子养成不好的饮食习惯。

    妈妈要单独准备会麻烦,可以和孩子表达:你如果待会饿了,妈妈单独给你做很麻烦。也许孩子会想出一些办法来,比如只是吃点馒头或者面包就可以了。

    现在吃的东西比较方便,大部分妈妈最担心是的孩子养成不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和孩子说:妈妈看到你玩粮食,觉得很浪费,打扫起来也很费劲,妈妈觉得很难过。

    听了这样的话,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明白,这样做给妈妈带来了麻烦。妈妈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来想解决的办法。

    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父母是需要花些心思的,比如安排适宜的作息时间,饭菜符合孩子的胃口,检查孩子是否有微量元素缺乏等等。

    养育孩子,奖惩或是生气发火,并不能真正有效的帮助孩子,我们需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至于孩子生气让孩子到冷静角的案例,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需要知道孩子生气的原因是什么。通常生气的背后都有原因,比如无助,比如挫败,比如恐惧,找到具体的原因才能找到应对的方法。

    就如我在《惩罚变形计》里说:

    医院里的医生要知道病因才能下药,父母和老师也需要要知道孩子没做到的真正原因才能帮到孩子。孩子需要真正的帮助,而不是惩罚。惩罚不会因为强度的不同,而在意义上有任何的改变。

    《惩罚变形计》中奇奇听写错误的案例,相信您看了前两个案例后会有一些您的方法,欢迎您在留言,也许您的办法能给其他父母启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不惩罚而有效地帮助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le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