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了那么多假林徽因,我还你一个真的
https://mp.weixin.qq.com/s/xDit2xjzn-eBVdBw02yddQ
原创:拾遗
一、选题
1、网络盛传林微因是绿茶婊,针对这种声音进行发文。通过史料证据展示林微因的理性独立。
2、标题很明确,怼网络的假的林微因。
二、文章解析
1、大道至简。
01林的童年
01-06林的爱情与婚姻,体现她的理性和忠诚(才不是绿茶婊)
07-09林的个性:爱美、独立事业、大格局(值得学习的个性)
10议论升华,号召大家也努力生活
2、文笔优美。可能是写民国人物的缘故,有点白话文的感觉。
3、最后的结尾升华得太好了,打动人心,会有转发的冲动。
详细分析如下
01
童年:家庭背景、从小读书。
开头:1904年出生的林徽因,有一个并不算快乐的童年,因为心爱的父亲并不宠心爱的妈妈(提纲挈领)。
素材:母亲失宠,童年压抑。姑姑教她认字读书。
素材:网友对读书意义的看法
议论:读书壮阔了她的格局。
素材:代祖父给父亲写信。
素材:进女子中学读书
素材:林清玄关于读书的名言
议论:那一望皎然的优雅,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02
与徐志摩的爱情
素材:受到父亲喜爱,独自留学伦敦
素材:引用自述的书信阐述孤独感
过渡引出徐志摩:徽因异想天开地做着美梦,可万万没想到,那个人真的就来了。
素材:与徐志摩的相识、相爱(用动人的细节描写和自述的语言让场景重现,比如他的五脏六腑被月色晕染了个干净。初见他时,徽因眼里便起了涟漪。)
素材:徐志摩的自述,体现那段时光的美好。
素材:知道志摩有妻子,分手回国。(自述、书信片段和细节描写,体现难过又决绝的情绪)
03
与梁思成的爱情
素材:父亲撮合她和梁思成,两人开始恋爱并因为车祸意外加速感情。
素材:两人一起留学学建筑,后来成婚。(巧用人物对话开展情节)
素材:之前徐志摩曾毅然离婚,希望挽回,但林还是选择梁思成。
素材:林的自述,好茶好壶,太完美反而不好。
素材:林的小说《99度》
议论:林就是99度的女子,少一分感性,多一份理性。
04
澄清外界对林感情问题的三个误会,阶段性的小结。
素材1:八宝箱事件。谣言+事实真相。
素材2:电报门事件。谣言+真相
素材3:金岳霖事件。谣言+真相(引用汪曾祺的文章)
议论:人的心像一个仓库,分门别类整理清楚,才会豁达。林徽因,就是这样一位心多抽屉的女人。所以对梁思成执着,对徐志摩果断,对金岳霖尊重。她不是什么绿茶,她只是心多抽屉。
05
梁思成对林的胸怀和付出
素材:林把残骸挂在卧室,梁不介意
议论:他胸中有大海
素材:他对林的系列用心举动。
素材:梁的自述,不负她。
06
林对梁的忠诚用心
过渡:他不负她,她也一样。
素材:家人逃难的重担落在她身上(她女儿的回忆)
素材:从千金小姐变成了糟糠妻,照顾家庭;给梁偷偷买皮尺;健康尽毁。
素材:林的自述,“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议论:爱,不仅是诗文章句里的喧哗,更是付诸行动的关怀与陪伴。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差的
07
林的爱美天性
素材:梁林约会,林要打扮很久。
过渡:徽因不但婚前爱美,婚后也爱美。
素材:逃难路上爱美
素材:别人对她的评价,美人。
素材:美学家的四境界,最高是爱美
议论:活得要美,这就是林徽因的追求。
过渡:不但富裕时要活得美,贫穷时更要活得美。
素材:贫困时依旧讲究
素材:四月天的作诗
素材:她的自述,生活态度
议论:生活再艰难,她也要奋力活出人的样子。
08
林的独立事业
开头:林徽因说过一句有名的话:“许多人都做了岁月的奴,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引出她的独立。
素材:和丈夫一起,开始中国古建筑考察路,编制古建筑目录。
过渡:一说到“中国建筑史”,很多人就只记得思成,不记得徽因。
素材:帮助丈夫编写建筑著作;完成三件设计大事。
素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自煊对她的评价,建筑家。
议论:与陆小曼不同,更加独立,是一名学者。+女人独立的名言
09
林的大格局(排比式写法)
素材:与儿子的对话,日军侵华时。
议论:如此刚烈,真是比男儿还男儿。
素材:给美军两张文物保护地图,包括日本的。
议论:如此大气,真是比男儿还男儿。
素材:女儿清华落榜
议论:如此格局,真是比男儿还男儿。
素材:1953年,北京城建,很多古建筑被毁。她大胆发声。
议论:如此风骨,真是比男儿还男儿。
总议论:林徽因不仅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建筑学家,更是一位极有气节的高级知识分子。(承上启下)她是女人,却从不惺惺作态。她不是男人,但有几个男人能敌哉!
素材:他人评价,“不是不让须眉,简直是让须眉汗颜!”
10
素材:林逝世,丈夫的墓碑,挚友的挽联。
议论升华:
她最好的作品是她的人生。
能够让她成为民国女神范本的,也正是她高级的生活艺术。
这门艺术的核心就是——倾我所有去生活。
议论:与张爱玲比较,多了光辉温暖。
素材:他人评价,人间四月天。
议论升华,联系生活,打动人心:
这也是拾遗写林徽因想倡导的——倾我所有去生活。
如果有一天我们淹没在人群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活得丰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