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三百五十九:䴦
作者:大禹昆仑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四经中记载了一种动物:
西五十里曰扶猪之山,其上多礝石。有兽焉,其状如貉而人目,其名曰䴦。虢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瓀石。
其中这个“其状如貉而人目,其名曰䴦”的到底是什么动物?
根据我破解的山海经以形命名的规律,要想破解“䴦”这种动物,须先破解其外形特征。“䴦”的外形特征来自两方面,一是文字描述,二是“䴦”字本身所代表的涵义。
先破解一下“䴦”字金文象形图形。“䴦”字由“鹿”字头和“言”字组成。“鹿”字表示此动物是鹿类。
中山经中次四经的地理范围我已破解定位在非洲大陆,见我的《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等系列文章。
在非洲大陆鹿类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霍加狓俗称“四不像”,另一种是长颈鹿。但这两种动物都不像“貉”,故此可以判定这个“鹿”字头代表的动物应是非洲大陆最像鹿的常见的羚羊类。“言”字金文象形图形如下:
山海经之䴦把“言”字旋转90°后得到如下图形:
山海经之䴦现在再结合“其状如貉而人目”的特征,在非洲大陆东部进行寻找。经过搜索、比对、分析,最终在埃塞俄比亚找到了这个“䴦”,原来这是非洲“地壳小羚羊”。见下图。
山海经之䴦 山海经之䴦貉
山海经之䴦貉
山海经之䴦 山海经之䴦 山海经之䴦 山海经之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