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门槛导致的广大写作者和少量读者的矛盾。
指望文章变现和平台日常营收运营的矛盾。
推广会员制,平台需要营收,无可厚非。
但一切为了钻就很无趣了。钻泛滥,必然贬值,用户不高兴。钻向人民币玩家倾斜,同样流失用户。
可是说到底,指望那些钻变现来糊口,估计鳄鱼变壁虎,老虎变小猫,杨玉环都能饿成赵飞燕。至于篇篇十万阅读,月入三万人民币,那只能做梦,梦里什么都有。
归根结底,对平台来说,日常营收最重要。对作者来说,传播和变现最重要。如何平衡?
我认为得从简书实际情况出发。目前简书可以分为这几部分:自媒体,人民币玩家,日记作者(不求阅读量,把简书当日记本的用户),作者和写手,广大吃瓜群众。目前除了自媒体和人民币玩家,后几类用户都呈递减趋势,别不承认。为什么会减少?空中楼阁的变现根本是对作者们赤裸裸的智商嘲讽。对读者来说,一大堆千篇一律的鸡汤文让人烦躁:咱们虽然有点闲但并不是闲得蛋疼,咱是来长知识或者阅读真正的文章的,不是来听课的。
那么怎么平衡?首先,对平台来说,营收最重要。所以,推广简书会员是基础。
其次,资源该如何倾斜?向自媒体和人民币玩家倾斜,还是向普通大众倾斜?或者向真正的好文倾斜?个人认为,维护人民币玩家和自媒体倾斜无可厚非,但得适度。作者钻越多,用户点赞获得钻越多的政策并不合适,只会把简书变成一个打钻游戏平台——如果简书志向如此,当我没说,读者们也可以右上角点叉叉了。我认为,对人民币玩家和自媒体的文章曝光量,上首页推荐的几率稍微提升一点点就好。假如所有人文章上首页概率是1,那么他们的机会再乘以1.382。这已经是不小的权重了。另一方面,对真正的好小说、诗歌,权重乘以1.618。写文平台,文章质量是基础,没有干货,终究是昙花一现。
第三,对简书栏目分门别类,自媒体和鸡汤文放一块,日常日记放一块,应用文(下面可细分旅游,生活知识,工作知识等等)放一块,小说放一块(个人认为这是平台吸引广大吃瓜群众的基础)。
最后,针对文章变现的问题,平台可以吸收优秀小说,出版推广,影视改编。如果从简书出过火爆的小说,改编电影,作者都会有盼头,读者也有阅读的动力,外人也不会说这是个以赚文艺青年的钱为目的的自娱自乐平台。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平台火爆了,甚至可以植入广告。
作为半个吃瓜群众,暂时只想到这里,认为有用可以采用。
网友评论